2010/12/26

三分鐘就懂理財-保險成本

保險機制若要能有效發揮作用,必須謹守「防患於未然」的原則。
如果風險事故已發生,眾人集資就成了救濟,而非保險。
##ReadMore## 因此,投保過程要有一個檢核的機制,用來確定投保的人,尚未遭遇風險,並能有效的區分準保戶的潛在風險等級。
要維持這個檢核機制,以及保費收付、保戶招攬、暫收保費的存放(金流平衡),在在需要成本。
因此,保戶繳交的保費,並不全然用於支付給遭遇風險的人。
在台灣,普遍的保險運作是透過保險公司(國外有保險合作社),既然名為公司,獲利就是目的。
以數學公式來看:
保費=發揮博愛精神的給付遭遇風險事故者費用
而費用,又可細分:
費用=檢核機制保費收付保戶招攬保費存放成本
上式的費用,就是保戶的保險成本



舉例:
同一群人一年之中,每一萬人會有一人身故。
為了要給付那一個身故的人一百萬,每個人一年要繳100元。
但為了要:
1、檢核這群人的確符合每萬人有一人身故的條件
2、作廣告召攬足額的一萬人。
3、保費收付的行政費用
4、保費存放的成本
5、保險公司利潤
以上這五項若為10萬/年
那麼,每個人的保費需要再多加10元
螢幕快照 2010-12-27 上午2.51.14

2010/12/24

三分鐘就懂理財-風險事故

不同保險對應不同的風險事故。
前篇的例子是以「身故」為獲取保險金的條件。
##ReadMore## 因此,
「死亡」即為「壽險」的風險事故。
「生病就醫」即為「醫療險」的風險事故。
「活得太久」即為「年金險」的風險事故。
「遭逢意外」即為「傷害險」的風險事故。


以金流來看,所有「壽險」保戶的保費,最後流向「死亡」的那個保戶。
所有「醫療險」保戶的保費,最後流向「生病就醫」的那些保戶。
所有「傷害險」保戶的保費,最後流向「遭逢意外」的那些保戶。
所有「年金險」保戶的保費,最後流向「還活著」的那些保戶。

當然,維繫這個金流機制健全運作的是保險公司。
因為對社會提供這個分擔風險的金流機制,收取合理的費用,成為保險公司的利潤。

2010/12/23

三分鐘就懂理財-保險原理

前篇將「保險」及「衍生性商品」放在一起,相信不少人會有種突兀的感覺。
但兩者其實還蠻相似的。
##ReadMore## 除了兩者都有「零和」的特質。
也都有「避險」的積極意義。
衍生性商品除了「避險」,還有其他的功能,我們留待以後說明。


先談「保險」
保險之所以發明,初衷在於人類互助的博愛精神。
每個人出一點小錢,來幫助遭遇風險的人。就是保險的原理(初衷)。
一萬個特質相近的人,每年會有一個人身故。


insurance001


這一萬個人,每年每人出一百元。就足以讓當年不幸往生的人,可以取得一百萬,經濟上的補償。


insurance002

這就是保險的原理。

2010/12/21

三分鐘就懂理財-零和(Zero Sum)

理財工具不只五花八門,更會隨著時代,演化出各式各樣的新面貎。
承前,從銀行存款(利息)股票基金ETF,其真正根本的獲利根源,來自經濟單元的淨利。 ##ReadMore##
但要滿足理財動機,並不總是得要求「創造」。
也就是說,最終是否獲利,並不是主要的考量。
如果不求獲利,那麼,單純的資金換手,也可以成就理財的目標
只有資金換手,其間並不涉及「創造」,這樣的行為,我們退一萬步從外太空看,整個地球並沒有新的價值被創造。等量的資金就不過在不同個體中轉換。這就叫「零和」(Zero Sum)(加起來等於零)


典型零和的理財工具,有:

  • 保險
  • 衍生性商品(期貨、選擇權)

2010/12/13

總經數據﹣美貨幣乘數

. . ##ReadMore## 螢幕快照 2010-12-14 上午1.18.46

2010/12/6

總經數據--非農就業人口+耐久財

暫時用MarsEdit來更新BLOG,希望能早點習慣

##ReadMore##

螢幕快照 2010-12-07 上午2.51.58.png
螢幕快照 2010-12-07 上午3.49.03.png

2010/9/6

總經數據--非農就業人口+貨幣基金流出入

要回到原來的趨勢,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ReadMore##

總經數據--耐久財

美國耐久財(新單)

##ReadMore##

總經觀察--美國貨幣乘數+money base

已經一年多了,還是不太妙啊

##ReadMore##

2010/8/13

三分鐘就懂理財-銀行與銀行存款

所有理財工具的收益,離不開轉動世界的經濟單元。

之前介紹過的股票公司債共同基金ETF沒有一個是例外。

就連大家最熟悉的銀行存款,也是。

##ReadMore##

各種理財工具的差別,不過在於經濟單元的選擇方式與數量上有不同。

以存款為例,銀行收受存戶的錢,給予不等的利息。但利息(大錢生的小錢)從何而來?

是銀行老闆自掏腰包?還是銀行股東回饋存戶大放送?都不是!

存款之所以可以產生利息,是銀行將它們放款給經濟單元(包括私人企業、家庭、公部門),提供資金讓這些經濟單元得以順利運作,利息就是銀行向這些放款對象收取的"代價"。

與買股票或基金不同,放款的對象由銀行來審核決定。

對應不同放款對象的風險,銀行要求不同的利息水準。越容易賴帳不付的,要求越高的利息。信用越好總是準時付息的,就可以收少一點。

雖然總是會有極少比例的放款會收不回來,但總的來說,銀行放款總收取的利息,扣除維持營運的成本費用,保留部份盈餘,總是可以發出利息給存戶。

銀行獲利的核心本事,就在於它可以以長支短或以長支短。

用個胡雪巖書中的比喻:

錢莊(銀行)生意就是有十個瓶子,但手上只有五個蓋子。

掌櫃要不斷移動蓋子,變換手法,讓包括存戶的所有人,都"感覺"到每個瓶子都有蓋子。(信心)

儘管客觀事實上,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

銀行存戶面臨的第一個風險,就是銀行沒這本事

2010/7/15

911遊記--瑞士三大峰(1)

六月底去瑞士一遊

距離上一次去瑞士,已經快十五年了。當初是背包客去自助,如今女兒都高年級了。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朋友老的老,死的死,山河依舊,人事全非。當初要解救四萬萬大陸啃樹皮的苦難同胞,現在不靠前年印四萬萬人民幣救市的對岸,我們就要活不下哩。

##ReadMore##

中年老頭自然不太有體力作什麼自助,只好參加旅行團。

下圖是用iPhone記錄下來的GPS Track

蘇黎士進,蘇黎士出,正好順時鐘方向繞瑞士一週。(中間有GPS沒記錄到的中斷部份請自行想像連結)期間除了列支敦士登,及為了看勃朗峰而入境法國,其他時間全留在瑞士。

瑞士德、義、法語區,什麼冰河列車(Glacier Express)、三大名峰(少女峰、勃朗峰、馬特洪峰)都去了。加上天氣很棒,算是盡興又歡樂的旅程。

有空再跟大家分享感想與照片。

2010/7/11

三分鐘就懂理財—理財、投資、與投機

這個系列以"理財"為名,即不打算對投資及投機多加著墨。

這次去瑞士一遊,歸程在蘇黎士機場侯機室,隨手翻閱德文版的Private雜誌(不是英文版專登美女圖那鍋),裏面多是以身穿名牌、西裝畢挺Private Banker為主題的專文或報導,這看在坐我旁邊,26歲拿到長春藤經濟學博士的親戚眼中,就格外刺眼。因為他就是那種認為金融業盡是騙子的那種人。

##ReadMore##

比如共同基金收取1%管理費是沒良心,3-5%手續費算搶刧,至於對沖基金(Hedge Fund)那種先3%管理費、再20%績效費的,就根本不是人了。

不過他對瑞士的私人銀行如此發達又歷史攸久就滿心孤疑,難道金融騙子真有辦法長期不斷的拐騙全球各行各業的精英而不被揭穿?

對此,他的解釋是瑞士的金融監理及法規一定很完善,而且必有獨到之處。我開玩笑逗他說,你怎麼不知道是瑞士的Banker比較正直(有integrity)。這種想法,在他如此cynical的人眼中,當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我認為金融產品的成本(loading;如手續費、管理費)很自然的是市場經濟最後平衡的結果,無所謂貴或便宜。就如同自己會種菜的人,當然覺得松青一小把五十元的空心菜是沒天良貴死人,但對忙碌一整天急著回家餵飽家人的上班族,花五十元買到把關過的新鮮蔬菜也許或是救贖。

當然,蔬果魚肉的品質及價值,大部份人都有能力判斷,就算看不出來,吃個一兩次也會有心得。但金融商品卻可能讓買了一輩子股票保險的人,也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判斷。這種資訊不對稱的先天條件,造成大部份金融商品對投資人的成本偏高,也就不足為奇。

當時思慮到此,也才想起當初開這個部落格的初衷,即在提供一個減少資訊落差的可能。(所以回來繼續打起精神寫)

要會判斷、比較金融商品是否合適或成本較低,當然是繼續收看三分鐘就懂理財系列。(謎之音:那版主就不要偷懶啊)

不過這篇想再釐清一下理財,這個觀念。

理財理財,就是有財,才必須去理。

財從何而來?本業!

既然已有財,何需"理"?因為要平衡(或存放)

想透過金融市場操作,有效創造個人主要的財富,不是理財的目的。投資與投機才是!

如果我可以靠投資與投機創造個人主要的財富,有什麼不好?當然十分的好!

但如果連"存放"(理財兩大目的之一)都作不好,奢望靠投機過活,顯然太過樂觀。

在投資、投機兩大領域,功成名就的人不是沒有?投資界的巴菲特,投機界的Andrew Lahde皆是明證。要分享巴老的報酬,也許可以去買一股12萬美金的BRK-A;至於像Andrew這種高手,光自己的資金就操作不完,自然不會拿到公開金融市場上待價而沽。

這不代表瑞士私人銀行家就是騙子,只不過他們存在的價值,在於有效的為客戶作好"理財"的工作,而不是"創造"。私人銀行家知道他們不是神人,客戶藉重的是其經驗及知識,以求避開騙局,達到參與世界經濟成長目的。

目標清楚而不模糊,客戶期待無落差,也就少有糾紛。

如果全球真正好野的人,都是先求專注本業,資本剩餘再來理財平衡,有什麼道理我們不效法?

關於理財觀念,其實本系列之前已多所提及,今歐遊有感,再來一篇重溫!

2010/7/10

三分鐘就懂理財—指數基金ETF

編制股價指數的本意,既然是用來掌握一個經濟體(或國家)或產業(比如半導體、航運、貴金屬),那麼,若能"購買"一個指數,不就能免去選股的麻煩?

因此,ETF應運而生。

##ReadMore##

ETF近來可以常見於財經媒體,不過,它其實算是比較新的投資工具。

ETF全名是Exchange Traded Fund,字面上照翻是:交易所交易基金

我在標題將它稱為:指數基金,其實是方便上簡略的說法。事實上,共同基金(Mutual Fund)中本有一個類別是「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ETF及Index Fund,都是去追蹤某個指數。不同的是Index Fund跟共同基金一樣,還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去管理,只有ETF是被動管理

在ETF熱門起來後,主動管理式的指數型基金就漸漸勢微,因此,為求簡明,我將以「指數基金」來直稱ETF。

2010/6/8

美就業數據更新

再偷懶一下

##ReadMore##

2010/6/3

Gran Torino

 

偷懶了很久沒更新。

一部份原因不太有心情寫(畢竟這部落格是我的休閒,不是工作),一方面也忙著出國。

上週剛從美國回來,在LA時,跟在美國長大的表弟一起去Farmer’s Market。我表弟形容的很好,他說這是白天的夜市,一個美國人能夠同時享受新鮮食物及其散發出來的氣味,與陌生人在平時不可能保持的近距離,邊聽攤位主人吆喝邊試吃的生活經驗。

##ReadMore##

吸引我這種歪果仁的,自然是這種草莓派對。

不過,我表弟看到這玩意比看到所羅門寶藏還興奮:

 

沒錯,對一個從小在家吃台灣味長大的美國人,新鮮空心菜是少數會令他高潮不斷的東西。

他說他找新鮮空心菜多年了,當我隨手一指,說:啊這就是啊!

他:真的嗎?這是嗎?這就是空心菜?

(我那時還以為他在反諷我真的以為他不知空心菜長怎樣)

結果他真的是像歐巴桑看到費玉清、蘋果控看到iPad,幸福洋溢的衝去買了兩把。(看到價錢了嗎?)

不過,這篇不是要講Farmer’s Market,而是這攤菜攤的主人(很抱歉忘了拍照)。

據我表弟判斷,這個賣很多東方蔬菜的農夫家庭,是Hmong(苗人)。美國有大量Hmong族移民,原因是六零年代初期,邪惡美帝中最邪惡的CIA,訓練大量寮越境內的苗人,成立反(越)共遊擊隊,進行所謂的"秘密戰爭"。

當然,後來共軍取得寮越境內的實權,自然大規模對苗族進行報復。山姆大叔此時特別對苗族大開移民之門,這使得苗族移民在美國有異常高的比例。

很多人喜歡批評美國有種族歧視,問題是,那個地方沒有?

人類藉由特定共同點來合作龔斷資源,以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應該是百萬年來就存在所有人基因中了。而膚色髮色這種顯而易見的特點,自然是最常被拿來劃圈圈的依據。

基本上,像台灣這樣友善的社會,也難以避免會有歧視外藉新娘的問題。

除了種族,學歷也可以是結黨的依據。以我成長背景所認知的南部某大化工相關前國營事業來說,特定大學化工系畢業的,才有機會出頭天,其他學校的,大多就老實作工不要想太多。

以我的標準,最起碼要作到法條上的白紙黑字、或執法過程中,不能擺明有歧視。無論歧視的項目是什麼,比如肥胖。

所以,美國移民官員是不能問像:你好像懷孕哦?這樣的句子。

因為它暗示你好像比較"胖"。

因此,很多台灣媽媽在肚子七八個月大時,才入境去生美國寶寶。現在幾個加州幾個傳統華人聚集的地區,一門大生意就是開這類的作月子中心。

回到苗族的問題,儘管山姆大叔大開移民之門。但對一個沒有資源,在地沒有家族後援的族群,可以期待在新世界的生活將相當艱困與辛酸,許多社會問題也無法避免。

這幾天時差問題很嚴重,往往半夜兩三點就醒了。

醒了無聊轉開HBO正好看到描寫苗族在美生活的電影:Gran Torino

由熱愛爵士樂的前"銀幕硬漢",克林伊斯威特導演。電影好看,歌好聽。幸好還有伊斯威特,要不然保羅紐曼去逝後,我就一直很孤單。哈哈!

(這個版本前面是伊斯威特自己唱的,很棒,但不能在這裏看,要連到水管看)

So tenderly
Your story is
Nothing more
Than what you see
Or
What you've done
Or will become
Standing strong
Do you belong
In your skin
Just wondering
Gentle now
The tender breeze
Blows
Whispers through
My Gran Torino
Whistling another
Tired song
Engine humms
And bitter dreams
Grow heart locked
In a Gran Torino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Realign all
The stars
Above my head
Warning signs
Travel far
I drink instead
On my own
Oh,how I've known
The battle scars
And worn out beds
Gentle now
A tender breeze
Blows
Whispers through
A Gran Torino
Whistling another
Tired song
Engines humm
And bitter dreams
Grow
Heart locked
In a Gran Torino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These streets
Are old
They shine
With the things
I've known
And breaks
Through
The trees
Their sparkling
Your world
Is nothing more
Than all
The tiny things
You've left
Behind
So tenderly
Your story is
Nothing more
Than what you see
Or
What you've done
Or will become
Standing strong
Do you belong
In your skin
Just wondering
Gentle now
A tender breeze
Blows
Whispers through
The Gran Torino
Whistling another
Tired song
Engines humm
And bitter dreams
Grow
A heart locked
In a Gran Torino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May I be
So bold and stay
I need someone
To hold
That shudders
My skin
Their sparkling
Your world
Is nothing more
Than all
The tiny things
You've left
Behind
So realign
All the stars
Above my head
Warning signs
Travel far
I drink instead
On my own
Oh
How i've known
The battle scars
And worn out beds
Gentle now
A tender breeze
Blows
Whispers through
The Gran Torino
Whistling another
Tired song
Engines humm
And better dreams
Grow
Heart locked
In a Gran Torino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It beats
A lonely rhythm
All night long

2010/4/27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價指數Index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了三種理財工具的本質:股票公司債共同基金

在介紹第四種以前,得先談談股價指數。

如前所談的,股票的價格,代表市場上投資人,願意取得該公司股權的代價。

##ReadMore##

取得股權即成為公司的股東,直接承擔營運風險,卻也有機會獲取經營成功後的豐碩果實。而購買公司債,等同借錢給公司用於營運,是間接的參與經營。

個別的股票價格,只能反應市場對單一公司的期待,無法廣泛的來評估某一產業類別,甚至整個經濟體的市場看法,於是我們必須藉助股價指數。

股價指數有各種不同的編製方式,也有不同的編製人。但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得以透過一個數字的變化,來掌握特定產業經濟體的消長

它是根據個別公司的股價(市場交易價格)來編製,自然是反應"價格",而不一定是反應"價值"。

身在台灣,我們最熟悉的指數是「加權指數」。(全名: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它根據所有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以發行量加權編製,投資人可以用來掌握台灣經濟大體上的走向。

其它常聽到的指數,則有:

道瓊-DJ、採樣美國前三十大市值的公司。

標普五百-SP500、採樣美國前五百大市值的公司。

納斯達克-Nasdaq、美國科技股公司**。

英國富時-FTSE、採樣英國前一百大的公司。

日經225-Nikkei225、採樣日本225家股價。

上證-SSE、採樣所有(包括A,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公司的股價。

...

以上所列舉的是較為傳統,以國家交易所為主體的指數。

 

*排除特別股及全額交割股

**原為採樣所有在「電子盤市場」交易的股價,因其大部份皆為電子科技類股,故被簡化為科技股指數

2010/3/29

三分鐘就懂理財—共同基金Mutual Fund

既然非專業投資人,極可能面臨外行不容易判讀財報的問題。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分散個別公司、單一產業的風險。

不要輕易的相信,身為非專業投資人的自己,只在閒瑕之餘,翻翻理財週刊,就可以掌握某個產業的未來前景。

但如果一個月只能為自己的未來,存下一兩萬,如何分散風險呢?

所以你找了親友,一起集資,大家湊了一百萬/月,一下可以買二三十支股票。

##ReadMore##

這就是共同基金發明的初衷。

但親友團要交給誰管理呢?

誰有專業知識呢?

誰不會拿著大家的錢跑路呢?

因此,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由國家金管單位以公權力介入監管下,用分離保管帳戶的方式為之,盡可能的保護善良投資人的資產。

傳統的理論中,共同基金有兩大好處:

一、小金額即可分散個別公司風險

二、交由專家管理會有更好的績效

不過,歷史經驗證明,第二點並不總如人意。

儘管如此,共同基金還是我極力推薦大家要多加善用的工具。

唯一要注意的是,投信公司的信譽(投信公司全名,投資信託公司,即金管單位核准可以合法發行共同基金的金融機關)以及基金的費用。這兩點,以後再談。

2010/3/22

三分鐘就懂理財—本業之外的投資(二)

當非專業投資人面臨本業外再投資時,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外行

作紡織貿易的,怎麼判斷太陽能市場的未來發展?

從事醫療工作一輩子,從何評估MOU對台灣上市金控公司的影響?

經營餐館的老闆,要如何看待電子書這樣全新的產業?

##ReadMore##

回到投資的本質,我們今天花一塊錢,期待的就是這塊錢,將來能怎麼幫我們生錢。

這個生意靠什麼帶來收入?

市場成不成熟?

直接與間接的競爭對手是誰?有沒有競爭力?

公部門(政府)的政策將如何影響這個生意?

收入扣除成本費用稅金,還留下淨利的機會有多大?若有,會有多少?

在本業的領域問上述同樣的問題,尚留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使得我們必須戰戰競競的思考,何況非本業!

除了外行,第二個遇到的問題是,在資本市場上標售的獲利機會,如何判斷真假。(也就是上篇提到的第二個理由

非專業投資要解決上兩個問題,不用訓練自己第二、第三、第N專長,更不用去考會計師到上市公司作實地查核。

當我們把上面這個圖(即會計上的損益表概念)的道理,放大到幾百家上市公司、整個國家、甚至整個地球這樣大的經濟體,就同時足以分散個別公司單一產業風險。進而可以穩健的享有這麼大規模經濟體的成長

個別公司的風險很大,統計上七成公司在前兩年消失,多數渡不過前五年。能經營超過十年以上的,其實不到百分之一二。

產業的更迭,也快的令我們難以捉摸。

還記得光碟片公司,曾經是台股股王嗎?

二十世紀初,美國最賺錢的行業是生產馬車馬鞭之類的,後來汽車普及,三大車廠橫霸數十載,到今天,你看好通用汽車嗎?

不過回到現實,大部份投資人還是喜歡追逐一個獲利的夢想,所以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概念股吸引著我們。

準備下手投資之前,不妨再把這篇看一遍。

2010/3/20

三分鐘就懂理財—本業之外的投資(一)

承上篇結論:非專業投資人,應該盡可能專注在自己的本業。

原因在於,投入本業的資金報酬率一定高於拿去資本市場買現成的獲利機會。

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在2006年的報導,全球首富巴菲特過去四十年的年化報酬是22%。

##ReadMore##

一年二成的獲利率,對很多產業,甚至泡沫紅茶攤,都是相對小的數字。

但大部份產業,很容易遇到資金需求的極限。

沒有一個泡沫紅茶攤,需要上百萬台幣的資金滾動,並且還能一年獲利20萬。(假設兩成淨利,用100萬來經營)

如果獲利能繼續投入本業,也能獲得一樣水準的報酬,一個以一百萬資金起家的泡沫紅茶攤老闆,二十年後將有3千8百萬資產。

 

我們知道這可能性極低。

因為泡沫紅茶攤並不需要這麼多錢來經營。 一家經營有成的茶攤老闆,如果不作連鎖或分店,很快的就被迫將手上多餘的資金,去購買其他現成的獲利機會。就算作了連鎖,也早晚達到擴充極限,而有了剩餘資金。這個現象適用所有成功的事業。

正因為產業都有資金需求極限,所以在資本市場尋求現成標的的熱錢,一定多於拿出來標售的獲利機會。

資本市場上的獲利機會,因此相對昂貴。 (很多熱錢去追逐有限的獲利機會,而把價格推高了)

 

若我們將這個現象倒過來看:既然經營者自有事業股權的資本報酬率,將優於將它拿到資本市場上標售後的報酬率。那麼,什麼樣的經營者,會願意將獲利機會,拿出去資本市場標售?

第一個理由是,經營者自己的資金不足

此點要成立,要不是經營者真的錢太少(比如空有技術,白手起家的年輕人),就是這個行業屬於資本密集(比如晶圓代工面版廠)。

第二個理由就比較殘酷:拿出來標售的獲利機會,是假的或是膨風過的

 

總之,我們最好聚焦本業,但本業有成,多半就面臨本業外再投資的抉擇

2010/3/12

三分鐘就懂理財—一個重要且基本的觀念

先用數字來舉例說明上一篇最後一張圖

經營經濟單元的人(企業主、自營商、攤販主人等),在自營部份付出的資金為10元,得到1元盈收。(本益比是10)

##ReadMore##

 

將這個獲利機會,放到資本市場上去競標,我在原來的圖中,標明舉例以「>10元」的股價標得這樣的機會,現在假設它為20元。

 

20元賺取1元,本益比是20,代表報酬是5%。

有沒有可能,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只花5元就買到這個機會?(當事業主得花10元+專業資源才換得這個機會時)

不可能!對吧!

因此

長期平均的情況,自營事業的報酬率一定比資本市場的投資報酬率來得好。

若非如此,代表「專業資源」的投入,將折損「資金」產生的收益。如果這為真,我們就不用辛苦耕耘自己的事業,直接投資別人既成事業將有更好的結果。

這應該是用常識判斷即可知的事實。

我用了兩篇來傳達一個重要且基本的觀念:

非專業投資人在理財活動上,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專注本業

2010/3/4

三分鐘就懂理財—再論非專業投資人

這系列定義非專業投資人中的非專業三字,是從理財(金融)的角度來看。

每個人當然都有自己的專業,並以此為生。

為了在本業上有所成就,我們投資自己於教育、行銷自己於人脈、深耕自己於專業,同時,投入每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時間。

##ReadMore##

受薪階級在就業市場中付出貢獻,領取薪資。企業經營者則整合資源,創造一個可以獲利的經濟單元。

從企業主的角度,他不只投資了資金,也投注了心力,以求換得未來的獲利機會。

假設他為明年的一元獲利,付出了10元資金,另外也投入了無法計價的資源(如時間、精力、人脈、知識)

當這個一元獲利的機會,拿到資本市場上競標時,就一定會標出大於10元的價格(股價)。因為在資本市場取得這個獲利機會的人,不用如企業經營者一般,必需耗費心力去維護這個機會

如果純以投入資金的角度來看,非專業投資人在本業上的利潤率,一定要高於在股票市場上取得的利潤率

不過,這顯然就是故意忽略相形之下更加珍貴的專業資源才有的結果。

2010/3/3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票的定價Stock Price(四)利率與股價

本益比的概念,是作為著眼公司營運為股東帶來淨利的衡量方法。

這裏講的淨利,是未來的,不是已經過去,被列在財務報表的。所以前文提及本益比,絕非鼓勵大家用上市公司公告的本益比去選股。投資人在媒體上看到的本益比,分母的淨利是過去的,死掉的。而股價絕對是反應未來的淨利。

這是第一個理由,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非專業投資人很難去判斷公司公告的財報是否真實。最極端的例子是博達,連專業會計師都信以為真了,何況我們。

##ReadMore##

不過了解它的概念,才能提供一個方向,指引到投資的本質,而不會迷失在股價波動震蕩。

在平衡金流的目的下,我們尋找存放工具。如果選擇了股票,當然是為了成為公司股東,去享有未來獲利的可能性,而非自認有能力去猜股價的漲跌。

歷史證明,股價漲跌向來是不理性的。會說它不理性,就一定是有一個相對「理性」的標準可以衡量,也就是本益比的概念

在一年期定存1%的環境下,今天我們存100元進銀行,明年此時可以拿到101元。

如果不放定存,去買股票,自然是期待公司幫股東賺至少1元。假設我們期待是2元,那麼,100元買到未來2元淨利,代表未來本益比(Forward PE)是50。

如果全市場都這麼期待,不多也不少,意思是明年能獲利1元的股票股價會落在50元,獲利2元的值100元,賺1.5元的,價格就是75元。

若明天一早,央行宣佈一口氣調高利率1%。而銀行也跟進調高定存利率1%。變成的情況就是:

同樣出資100,放定存明年有102,買股票也是102。但股票那個2元,變數一定比定存大,所以「理性」的人,會選擇定存,把錢從股票挪到銀行。

投資人冷靜想一想,覺得身為股東,至少要期待4元獲利,才值得在股票投入100元。股票市場的未來本益比(Forward PE)將變成25。

顯然,升息的結果,股價會跌。

中央銀行升息,直接把流通的現金從市場收回

利率提高,間接提高了股東對公司獲利的要求,進而減少大家對股票的需求

換言之,利率升高,對投資人造成了(1)沒有錢(2)直接參與經濟的意願減低,此二者將同時都對股價造成打壓的效果。

再寫下去就超過三分鐘才能讀完,就此停筆。用一張利率(X軸)對照本益比(用多少錢買一元淨利)(Y軸)的圖作為終結。

2010/3/1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票的定價Stock Price(三)本益比

當每股淨利一元的股票,在市場上被投資人用五十元買走時,相當於帶來了2%的年報酬。

##ReadMore##

在低利的環境(例如現在),2%的報酬還算相當划算的交易。畢竟一年期定存也不過1%不到。

不用煽風點火,以五十元買一元淨利的肯定大有人在。

將「股價」放在分子,「每股盈收」擺在分母。就可以算出,投資人要花多少錢,去買那一元的淨利。也讓投資人很方便去比較不同公司的股價,那個較「貴」,何者較「俗」。

比如:

A公司股價50元,每股盈收2元

B公司股價30元,每股盈收1元

A公司股價雖然50元,但其實買到了2元盈收,等於每一元盈收只花了25元。反而比B股票划算(便宜)。

這就是

 

 

 

在2000年時,美元的定存利率水準約在7%,但那斯達克指數的本益比在175。

如上面所說明的,本益比175相當於0.571%的年報酬。(1/175)

安安穩穩的放在銀行,一年有7%。買了股票,股價每天上上下下,用175元買的那個"一元",還不見得實現,但投資人還是勇於搶購。

這麼瘋狂的現象,是因為有很多精於炒作熱絡氣氛的「股市主持人」,不斷的慫恿大家拿著現金進場搶股。至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敲邊鼓的人呢?

當然也是因為有更多引領期盼有人編織幻影給他們的「股市尋夢人」。要說兩者一拍即合也可,或說後者創造了的前者也罷,總之,兩者一同成就了千禧年科技股泡沫。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票的定價Stock Price(二)

(本系列內容,很多觀念會與以前文章重複,但我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系列,故請已讀過以前文章的讀者見諒)

 

上一篇提到股價是由資金心理來決定,聽起來有點玄。

台灣夜市常見一種拍賣攤位,由一個炒熱氣氛的高手主持,讓大家就各式各樣的商品喊價下標。由於主持人太會吹牛,往往死的可以說成活的,一個廉價的劣值玩具遙控車,在他口中,可以變成酒鬼李麥克駕駛的飛天鑽地霹靂車。當然,安插在買家身邊的暗樁也功不可沒,他們可是把價格有效推高的功臣。

每次看到這種攤子,我就想到股票市場。

##ReadMore##

唬爛高手由投顧老師、名嘴、媒體扮演。

藏身暗處的樁腳,換成市場派、公司派、及金主。

滿懷希望,站在台下準備撿便宜的,就是云云股市投資人。

當某個時點,氣氛熱絡時,大夥競相出標,深怕太晚出價,「寶物」將落入他人之手。喊出的價格,常常就偏離合理的價值。

夜市攤位的拍賣商品,大部份的人都有判斷其「價值」的能力。冷靜時,你不會用五千元去買一台本來五百元的遙控車。甚至身在極熱絡的氣氛,有點酒醉了也不會。在衡量五千新台幣,與玩具遙控車能帶給你的「效益」,兩者輕重,很容易會有答案。

價格,其實是主觀的,買賣雙方同意即可。

如果現在買五千,明天可以用六千脫手,也是一個好交易。但這卻不是非專業投資人應該作的事

非專業投資人買股票的初衷,是著眼於企業未來能帶給股東的淨利。於是我們可以以此衡量,得到股票的價值:

一家公司明年預期可以每股獲利一元

放到市場去標售,如果你能用二元標得,等於一年投資報酬率是50%。

理所當然別人會跟你搶,於是得標價格上漲至五元,相當於年化投資報酬是20%。

不用主持高手炒氣氛,自然還有投資人來搶,當價格飆到了十元,等於年報酬10%。

漲到二十元/股,就是報酬5%。…

用圖來表示:

同樣一檔股票,明年帶給股東淨利是一樣的。不同股價反應不同的投資報酬率。

如上的圖,市場熱絡往往發生在報酬率低的時侯(股價高時)。而當報酬率最高時,卻是大家避股票唯恐不及的時刻。

有句投資名言:「在市場瘋狂時冷靜,在市場冷靜時瘋狂」,就是這個道理。

但,作到的有幾人?

2010/2/25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票的定價Stock Price(一)

理財世界中,可以讓我們選擇存放的工具千百種。

目前為止,三分鐘系列已經介紹了兩種工具的本質:股票、公司債。

從本質出發,有助於奠定一個穩固的知識系統,可以在理財活動上,少走些冤枉路。

##ReadMore##

一個朋友在臉書上留言表示,在看了上上一篇三分鐘系列以前,她還以為「股東的獲利來自證券市場的廝殺」。當然,她算現代社會少數嚴重缺乏理財經驗的人,所以有這樣的觀念並不奇怪。然後有更多在股市中打滾多年的投資人,也會這樣以為,或者至少表現得如此。

使人迷失不自知股票價值其實有所依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的市場價格不理性的,也可以說是瘋狂的。

先定義一下,價值與價格:

價格是市場成交的價錢,也就是買、賣方都同意的金額。

價值是股票能帶給股東淨利的能力。

價值看的是公司獲利的能力,即公司營運的好壞與帶給股東利潤的能力。

股票價格的不理性,可以天天在股市中看到。一家公司的營運,一秒之間,差別不可能很大,但股票的價格可以差好幾元,甚至一個漲(跌)停板。

2008年底開始至今,我們經歷所謂百年最大金融海嘯,其間全球股價急劇震盪,為股價的瘋狂下了最好的註解。

因此,財務教科書中理論的定價公式往往不足以解釋真實世界股價的變動。針對這點,科斯托蘭尼的論點比較貼近現實:

 

他認為,股價由「資金」與「心理」支持。

當投資人有錢買想買時,股價可以無視基本面,一路往上飆升。這種情況就叫作超漲

當投資人沒錢信心潰散時,股價也可以跌得很離譜。即超跌

有幸(或不幸)的是,我們在2009年,深刻的體驗了兩者。

2010/2/24

三分鐘就懂理財—借錢給公司 Corporate Bond

營運正常的公司,股東可以期待淨利

天有不測風雲公司有旦夕禍貨,吃芝麻也會掉燒餅。偶而也有下圖的情況:

##ReadMore##

當該期營收,要比支出小,就會產生虧損。

成功,可長期營運的公司,也不可能期期都有淨利。

某些景氣循環產業,甚至有賺一年,吃五年的情況。意思就是連五年虧損,只能拿股東老本去貼。

若企業經營遇到這種情況,當股東只有付出不能收割,但有一種投資人可以有收益。

那就是公司債(Corporate Bond)的投資人。

買進公司債,即借錢給公司

 

相對於股東是直接承受公司經營的結果,借款給公司算是間接參與其營運。

後者在公司無法創造淨利時,還可保有收益*。但在公司大成功,股東獲取大筆利潤時,公司債投資人最多也只有當初約定的利息收入而已。

長遠來看,兩者都與公司經營作連結,都無法在公司長期虧損下維持收益。但絕大部份的時間,借錢給公司的風險要小於直接參與營運結果。因此,公司債投資人的期望利潤自然較股東為低。

 

*非長期而論

2010/2/23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票的風險 The Risk of the Stocks

即然持有股票代表擁有公司股權,買股票顯而易見的風險,就是公司無法獲利。

公司無法獲利的原因很多,產品不受消費者歡迎、競爭者過多、經營效率太差…等等。

當然,股票的風險遠不只「公司無法獲利」這項。

##ReadMore##

但單單探討這個影響股票價值最重大的因素,我們可以發現大部份股市投資人的問題。

如果你邀隔壁的王媽媽出資五萬,你跟她兩人湊個十萬,在樓下騎樓擺泡沫紅茶攤,一起賺大錢。她可能會想出一大堆反對的意見。比如這條巷子已經有三攤、二十公尺遠那家的妹妹年輕又漂亮、對街茶行附設的茶攤原料精純口感濃郁、今年更流行喝偶像代言的便利商店咖啡、茶攤生意看似簡單也許沒有亳無經驗的人想的那麼簡單…。

這些種種,的確是成為某項生意的股東之前,得先考量周全的課題。

要王媽媽投資五萬,她會想好久想好多,但她可能就因為電視上名嘴的兩句話,在根本搞不清楚公司作什麼生意的情況下,把王伯伯辛苦一輩子拿到的退休金全部壓進去買一支股票

這種現象,卻天天在股市上演。

總的來說,股東最終獲利來自於公司的淨利。

淨利是營收扣除員工薪資供應商貨款借款利息政府稅金

股東要賺錢,得排在員工供應商銀行公司債持有人政府的後面

也就是說,與公司這個經濟單元有關的所有人當中,承受最大風險的即是股東。也正因為股東承受最大風險,如果公司經營有成,享有最大利潤的,自然也是股東

三分鐘就懂理財—為什麼買股票?Why We Buy Stocks?

「三分鐘就懂理財」至今已寫十來篇。

系列名雖有「理財」兩字,但卻從來不談什麼股票可以買,不講技術指標,也沒有K線教學。

就像在之前文章所提的一樣,大部份人在理財時,往往作了完全背離初衷的事。我們起心動念買股票時,也常常只想低買高賣,一心只想賺其價差。而忽略了買股票的根本意義。

##ReadMore##

在我的定義中,買低賣高賺價差不叫「理財」,甚至不能稱為「投資」,而是「投機」。

投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我大半輩子都在投機。去幫金融從業人員上課時,也多在教人投機。

這個系列不談投機,暫時不會談到投資。所以先回到主題,為什麼買股票?

買股票就是要成為股東

股東持有股權,為的是分享公司經營的成果

公司提供滿足消費者的產品及服務,想辦法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售價,在繳了稅之後,還有淨利留下來給股東。

因此,買股票就是要抱著分享其經營成果的理念。選擇的條件,要看其產品是不是有前景?公司經營是否有效率?管理階層是否正直誠信?

如果這真是很基本且正確的觀念,為什麼聽起來如此陌生?在"理財"媒體上,不都多是強調某某概念股,什麼KD交叉,節氣變盤?

不用懷疑,我可以很輕易舉一個人人皆知的鐵證:

巴菲特

他的Buy and Hold (買進持有)策略讓他成為世界首富。

買進是因為便宜,便宜乃來自成為股東的價格(即當時股票市價),與公司未來能帶給股東的淨利相比,要顯得划算。(什麼叫划算以後再談)

持有,就是不可以賣。老老實實等待公司持續不斷的為社會作出貢獻,股東自然坐領淨利。

不只巴菲特,有興趣者可以去查查看,世界首富前百名,誰是靠高賣低買投機而來?

甚至包括金融業出身的鉅富,都是在本業上成就了一個獲利模式。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買股票!千萬不要忘了!

2010/2/21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東與股權 Stock Holder

共同出資成立公司的這群人,就是股東

股東依其出資額佔有公司的股權

按股權的比例,享有公司經營的成果。也就是每期營收減除費用、成本、稅金之後的淨利。

##ReadMore##

比如A公司的股權結構如下:

股東

出資額

股權比例

5,000

50%

4,500

45%

500

5%

合計

10,000

100%

該公司今年營收150元,費用20元,成本25元,稅金5元。

等於年度淨利是100元。

如果股東都同意把這100元全部分配掉,則甲可得50元,乙得45元,丙得5元。

公司有義務編制股東名冊載明如上的股東結構,提供股東查閱。

部份公司會印制表彰股權的文件給各個股東,就是股票

在過去,上市公司一定要印製實體股票,但現在由於資訊發達,以及股市交易頻繁,持有或買賣實體股票很麻煩,因此大勢趨已走向股權憑證電子化。

新一代投資人可能連股票都沒看過。

不過,就算沒有拿到實體股票,投資人在股票市場中買進,就一定成為該公司的股權,享有其股權。

那麼,股權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

1. 淨利分配的權利

2. 公司清算後剩餘資產的分配權利

(公司償還員工薪資、貨款、借款後,才輪到股東)

2010/2/12

政府總是經濟單元中效率最差者

政府必須存在是因為有一些工作無法以自由市場來解決,比如國防、司法。

至於基礎建設,已開發國家早習慣由私人企業經營,比如日本的鐵路及高速公路,歐美的水力電力公司等。

因為無需面對市場的考驗,政府通常就是效率最差的經濟單元。

##ReadMore##

最近台灣出現一個例子:

經濟部為了提高台灣產品的能見度及識別度,推出MIT標章。

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角色中, 主要的對手是那個國家呢?

結果經濟部弄了這個標章

如果用這種心態及智商去自由市場去競爭,其結果可想而知。

 

哈哈,過年PO個短文,不要太認真,祝大家虎年都自摸十八番。

2010/2/11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本

當你發現市場上缺少某個商品(或服務),深信一旦推出,一定大受歡迎。

為了提供這項商品,你可能必須先取得土地、廠房、設備、店面、員工、專利技術...等資源,這些都得耗費資金。

##ReadMore##

偏偏你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跟幾個朋友一起合夥出資,希望藉由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手段,達到出錢股東賺取營業利潤的目的。

這筆資金,就是企業的股本

身為股東,投入資金是為了賺錢。

能賺錢是因為有收入,且收入大於支出。

有收入乃是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願意掏出金錢,購買這項商品或服務。

消費者出錢購買,是因為帶給他們比價格還要高的滿足,否則他們寧可將寶貴的現金,留在口袋中。

簡言之,這筆資金-股本,就是帶給充分競爭自由市場中,多贏局面的推動活水。

產品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公司賺錢得以發放薪資

薪資養活了員工的家庭

經營者成就了自己

政府多了稅收

而股東,則得到投入資本的初衷--賺取股利。(股利勢必來自營收)

市場上買賣的股票,就是各個公司股權資本(股本)的所有權交換

它代表收取公司淨利的權利

2010/2/10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5)—稅金 Tax

企業可以用任何手段去縮減成本費用,至於會不會降低商品或服務的品質,進而影響消費意願,則交由消費者去決定。

除非,它違反法令。

政府有勞工部門防止企業不法剝削員工。

##ReadMore##

商檢及衛生部門監督商品是否符合基本品質要求或者危害消費者健康。

商務或公平會則管理破壞自由競爭的壟斷或不當聯合行為。

環保單位在企業商業活動中對環境的影響加以控管。

司法部門在企業違法侵權時,給予裁處。

除此之外,政府造橋鋪路蓋機場建港口,提供包括企業在內的整體社會得以發展的基礎建設。

以上皆是政府的貢獻,而其貢獻的對價就是稅金。

我們在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1)—淨利Profit中的那個圖,就要略為修正成為下圖:

經濟單元的收入,要扣除成本費用、及,才是它的淨利(淨貢獻)

關於經濟單元的獲利,至此花了五篇來談,看似與個人理財無關,但其實是往後文章的基礎。

------------以下是提外話的分隔線------------

最後,我要談一下與個人理財無關,但與現代自由市場經濟有關的重要觀念。

儘管大部份人口頭上同意企業應該儘其所能的獲取利潤,但也有不少人內心是反商的。

也就是當企業賺取大額利潤時,非但我們不會佩服或者稱讚它們的貢獻,反倒會認為其利潤八成來自黑心商品、剝削勞工、破壞環境公共財轉換成私有財...之類的。

當然,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標的資本主義,純然站在資本家的角度,上述的作法都是提高利潤的誘因。所以要有公部門適當的貢獻參與,政府才有資格抽稅。

而政府功能應彰顯於制定最基本的商品品質、勞工作業環境要求,並在企業違法時,給予遠高於違法所得利益的懲罰,以期減少企業不當獲利的誘因。

絕不是去限制價格,減少自由競爭,甚至自己跳下來經營企業

若一個政府自己經營食品廠,又有衛生管理部門,如果食品中有不當添加物,試問政府要站在那一邊?

現在中國屢見黑心產品,勞工、環保問題叢生的根本原因,很大部份根植於如上的利益衝突。

對西方資本主義評批不斷,自許要找出另一個新的更好的經濟運作型態,於是只學一半,卻把資本主義可能的最壞的部份照單全收,這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問題。

有經營過事業的人都知道,要增加銷貨提高售價,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但如果是政府特許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就另當別論,新興市場國家就很喜歡利用反商情結,擴大政府在市場的管制力量,再輸出特定利益給財團,最終的結果就是犠牲了消費者。

不用找其它的例子,看看台灣百富中,有多少是因為政商關係(不管是自己還是上一代),取得特許行業執照才成就的呢?

給點提示:以前的特許行業有紡織、石化、水泥、汽車、金融保險銀行信合社、及媒體。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4)—減少支出Lower the Cost and Fee

企業的支出分成:成本費用

成本是為了產出商品的直接支出。

費用則是維持公司生存、讓生產線運作、使得商品順利銷售的開支。

##ReadMore##

以可樂來舉例,飲料公司購買鋁罐、糖水、香料的支出是成本。

水電、人事、廣告、員工的公務旅行支出...等,則是費用。

擴大利潤的另一個方法是減少上兩者的支出。

企業在這個面向的目標,在於:

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產值。或者,以最少的資源達成同樣的產值

換言之,企業要追求最大的效率,越有效率者,利潤就會越高。

至於如何避免企業為了減低成本費用,而採用劣質的原料,或剝削勞工,就得靠消費者及政府(特別是後者)有所作為。

2010/2/8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3)—增加收入Increase the Income

儘管身處資本主義社會,身為股票投資人的我們,自然希望所持有的公司,收入越高越好。但看到上一篇文章的結論:

「企業的利潤越大,代表對社會的貢獻的越多」

相信不少人心中還是會覺得怪怪的。

##ReadMore##

 

任何企業無不希望能將商品售價儘可能提高。但對消費者的"感覺"來說,好像只有"奸商"才會想辦法把東西賣貴。

之所以用了"感覺"兩個字,是因為企業能賣多少價格,其實是消費者決定的,企業並無法強迫消費者掏錢出來購買。

記得我們的前提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如果某個商品真有暴利,自然會有前仆後繼的競爭者,一同搶食商機,藍海遲早殺成紅海,售價自然會被壓到只有合理利潤的程度。

此時,企業如果想再進一步提高價格,就必須讓商品更好更棒,或者加入其它附加價值。

而成功提高的價差,就代表消費者肯定商品的改良,或增加的附加價值。也就是每一次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是一次次的信任投票。

舉一個例子:

可樂在大賣場買一整箱,平均大概一瓶可以便宜到十元以下,但放在你家隔壁的便利商店,一模一樣的品項,一瓶可以賣到20元。

你說便利商店是奸商?是公然搶劫?

但若你臨時就很想喝一瓶冰涼的可樂,或者出遊在外時,會為了省十元,去20分鐘車程外的大賣場,買一瓶十元的可樂嗎?

多半就是多花了十元,馬上享受透心涼的可樂。那多付的十元,就是便利商店幫你省下20分鐘時間的貢獻,而你用新台幣肯定了這項事實。

便利商店勢必付出不斐店租、物流、倉管等成本,才能提供消費者方便又即時的享用到幾百種品項的貨品。姑且不論背後到底有多少成本費用,但你肯多花十元去買那瓶可樂,就是投下超商多收十元的贊成票了!

不然會是什麼原因呢?

2010/2/5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2)—擴大利潤Enlarge the Profit

經濟單元如果不是追求淨利的最大化,至少也得避免虧損。

會這樣講,是因為我們把政府、家庭都包含在經濟單元的範圍內。

##ReadMore##

但對公司及企業來說,追求淨利的最大化,就是它們的天職。

有兩個方法可以擴大利潤:

  • 增加收入(開源)
  • 減少費用成本(節流)

 

積極的方法是開源,就是使盡全力,來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商品或服務。

不但希望賣的多(量),更要賣的貴(質)。

減少支出,就是儘可能的用最少的資源,達到相同的收入目的。

 

在政府功能彰顯(非指管制)的自由競爭市場中,企業的利潤越大,代表對社會的貢獻的越多

2010/2/4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1)—淨利Profit

在我們進一步介紹投資工具之前,先簡單說明一下經濟活動的獲利原理。

大至政府,小至家庭與個人,如果按會計原則編製,都可以作成如下圖的表:

##ReadMore##

 

在特定期間(通常以一個月為單位),收入減除費用成本,經濟單元可以取得淨利

收入來源可以是販賣實體商品,或是提供服務與時間。

費用及成本,就是維持經濟單元生存,及為了提供商品、服務的必要開支。

收入必定要大於費用及成本的和,才會有淨利。短暫一兩期或可虧損,但長期一定得如此,否則公司將倒閉,政府會跨台,家庭也會破碎。

 

這個圖的架構,其實就是財務報表中: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的結構。

2010/2/2

三分鐘就懂理財--Where the Money From? 報酬從何而來?

投資人從各種不同存放工具得到報酬,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債券得到債息

持有股票獲得股利、股息

放在銀行存款,不管是活期存款還是定期存款,會拿利息

##ReadMore##

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存放工具,有不同名目的報酬。但追根究底,所有錢的來源可以歸一,那就是來自:

世界經濟的成長

如果經濟停滯,公司無法運作獲利,銀行無處放款賺取利差,企業體無獲利機會就還不起債息,政府收不到稅金,公債早晚也無力償付。(或者付出的鈔票已失去價值)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易瞭,但從投資人的行為上,可以知道有不少人並沒有體會這個事實:

怕股票風險高的人,卻有十足的信心,保險公司會永遠如期給付保單的慈息。

不敢買基金的人,相信銀行定存將必然得到保障。

深信世界經濟就要嚴重哀退的人,勇於進場高收益債券。

 

格局大一點來看,投資人是用不同投資工具,透過不同工具發行者,來直接間接參與世界經濟。最終的風險,其實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