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6

你將領到多少退休金?

除了自己提撥準備的部份,可以從社會保險、及受僱的公司,拿到多少退休金呢?

 

社會保險部份

以佔最多數的勞保族群來說,目前最多是領1,975,500。(註1)

企業退休金部份(勞退舊制)

舊制勞工退休金的法源是勞動基準法,勞工對企業申請退休金的條件是:

  • 工作滿15年,且年滿55歲以上
  • 工作滿25年

基數最高是45。退休金總數則是基數 X (退休前六個月的平均薪資)

例如: 退休前六個月平均薪資(不含非經常給與的獎金,加給,加班費...等)為8萬,且已達45基數。則可跟企業請領360萬的退休金。

要知道到底可以跟公司請領多少退休金,其計算並不困難,或找公司人事部門問一下就可以得到精準的答案,所以這裏不多作討論。會有爭議的部份,是勞資對"平均薪資"的認定不同,一般公司,都會儘可能將底薪打低,以節省勞健保等相關福利支出,但只要是”經常性給與”的部份,無論用什麼名目,都是薪資的一部份,理當在計算退休金時納入。就這點特別提醒大家!(註2)

 

企業退休金部份(勞退新制)

因為舊制常常領不到,所以政府新定了一個勞工退休金條例,改以企業提撥固定百分比至員工個人專戶,員工可以帶著走,也不怕不符合舊制的新領條件。目前僱主提撥率下限為6%,員工也可自提,兩者都享有所得稅減免的優惠

至於退休時,該帳戶會有多少錢,將決定於下列幾個變數:

  • 起始薪資
  • 薪資成長率
  • 連續工作年期
  • 勞退基金的報酬率

這部份也是變化很多,為求簡單,我們假設兩種起始薪資(出社會第一份的薪資),有25,00030,000兩種。部份高薪的工作,大多是業務性質的獎金給付,這部份都不計入6%提撥的母數,因此這個兩起薪算是合理的估計(可能還有些高估呢)

而工作年期則設30年40年兩種,40年是假設25歲入職場,轉換工作都沒有中段,一直到65歲退休,且薪資成長不因轉換公司而歸零。這種狀況可能是少數,所以另估了一種30年的,大約將中斷工作,及薪資成長中斷概略估計進去,可能是比較合理的估算方式。

就這四種變成出下面幾個表:

 

 

  怎麼看這個表?

  例如一個人起薪25000,連續工作30年,薪資以每年1%的速度成長,每個月雇主提撥其薪資的6%進其退休金專戶,而勞退基金操盤若有平均年化4%的報酬,則退休時,可以有1,137,329可以請領。

同樣的情況,若薪資成長率改為3%,勞退基金報酬為9%,那麼退休專戶到時將有3,252,125。

 

 

 

 

 

 

這個表同上的解讀法,只是起薪改為25,000。連續工作年期是40年。

 

 

 

 

 

 

 

 

 

 

 

 

 

同上,只是起薪為30,000。連續工作年期是30年。

 

 

 

 

 

 

 

 

 

 

 

 

同上,只是起薪為30,000。連續工作年期是40年。

 

 

 

 

 

 

 

 

結論:勞退新制到底能給付的退休金,每個人的狀況都大不相同,提供上面表列數字,只是讓大家有個基本的數字概念。如果要抓一個參考數字,讓最多人接近那個數字,薪資成長率我會抓2%。至於勞退專戶的報酬,我會估4%左右,為什麼這麼低?看一下目前新制退休金的運用情況:

 

 

82%放銀行領定存(還是大額存款的較低利率),能有多少的報酬?4%是高估了。勞工朋友要期待更高的報酬,等以後運用方式更積極再說。

因此,若起薪25,000,連續工作30年,薪資成長維持2%,勞退基金報酬是4%的前提下,新制的退休金將可領到:

1,288,832

若是工作40年,其它條件不變,退休金就是:

2,333,683

最後再來個圖作總結

 

 

註1:勞保老年給付在特定的狀況下,最高可以領超過45個基數。要件是在60歲以前已滿(或接近)45基數,而60歲以後繼續工作(投保),則可以每一年資兩個基數的成長,超過45基數的限制。但最高仍不得超過50個基數。但符合本條件者比例不多,故仍以最高45基數為討論。

註2:要知道什麼是經常性給與,先看什麼是非經常性給與。

年終獎金、三節獎金、非經常性的加班費....就是"非經常性給與"。

因此,誤餐費、夜點費、三班制工作總是會領的加班費、車馬費...林林總總都算是經常性給與。在計算退休金應當要納入。

退休金的來源

退休金來源有三大類:

  • 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險
  • 私人企業退休金制度
  • 個人準備

 

在台灣,第一大類有勞保、公保、軍保等。今年十月一日以後,還多一個國民年金保險(以後簡稱國保)。

 

第二大類就是理論上,企業按照勞基法規定,必須提撥至中央信託局的退休準備金(舊制)。但因其如下的請領要件,並不符合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十年的客觀條件,對許多勞工來說,往往是看得到領不到。因此94年改為個人專戶的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也就是俗稱的勞退新制

勞退舊制請領條件:

  • 在該公司服務滿15年且55歲 
  • 在該公司服務滿25年

     

     

    第三大類就是個人平時的儲蓄、投資。這也是我們這個系列要著墨的重點

  • 退休靠自己,就是下面那個箭號!

     

    2008/1/15

    農產品相關ETF

    本期(1051)商業周刊引用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期七年後(2016年),全球的玉米(Corn)及黃豆(Soybean)的庫存與需求比,將達-3%。這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真有可能,留待歷史來證明。

    不過近半年民生物資漲聲四起,倒也是不爭的事實。什麼原因造成農產品漲價?

    一,以中印為首的新興市場,因經濟發展造成可支配所得增加。不單對縠物的消費增加,也增加了對肉類的消費需求。前者當然直接影響了農產品價格,後者因牲口增加引發的飼料需求,也間接帶動榖物的漲價。

    二,美國除了補貼生質能源的舊政策,最近還加碼通過新的能源法案(能源獨立及保全法案,Energy Independence & Security Act),要求市售汽油必需添加一定比例的生質能源。而身為世界第一大玉米生產國的美國,主要是以玉米乙醇為替代能源。因此造成玉米需求大增。

    三,可作生質能源及動物飼料的穀物大漲,原本耕作其他作物的農田形成排擠。連帶所有主要糧食作物都有上漲壓力。

     

    與糧食穀物相關的基金,目前沒有一支是國內核淮上市的。該期商周另外列舉的五支境外基金,也都是投資農業相關的上市公司,例如最近漲翻天,炒得火熱的肥料公司:Mosaic Co.及Potash Corp. of Saskatchewan, Inc.。但都不是直接跟農產大宗物資作連結。

     

    跟農產相關的ETF,整理如下表,其中四支是直接與農產價格(指數)作連結:(資料日期: 2008.1.15)

     

     

    其中有兩支有選擇權,可以用來規避下檔風險。以主要的核心穀物來看,BDA是不錯的選擇。

    重要的提醒:

    MOO是投資農產相關公司,例如肥料、農具機械等上市公司,跟1051期商週表列的幾支,名稱含有"農業、糧食、神農"等基金一樣。有可能發生縠物漲(指數漲),但它們反而跌的狀況。(或穀物跌、它們漲)投資人投資前要有這點的認識。如昨天(2008.01.17)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