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12

政府總是經濟單元中效率最差者

政府必須存在是因為有一些工作無法以自由市場來解決,比如國防、司法。

至於基礎建設,已開發國家早習慣由私人企業經營,比如日本的鐵路及高速公路,歐美的水力電力公司等。

因為無需面對市場的考驗,政府通常就是效率最差的經濟單元。

##ReadMore##

最近台灣出現一個例子:

經濟部為了提高台灣產品的能見度及識別度,推出MIT標章。

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角色中, 主要的對手是那個國家呢?

結果經濟部弄了這個標章

如果用這種心態及智商去自由市場去競爭,其結果可想而知。

 

哈哈,過年PO個短文,不要太認真,祝大家虎年都自摸十八番。

2010/2/11

三分鐘就懂理財—股本

當你發現市場上缺少某個商品(或服務),深信一旦推出,一定大受歡迎。

為了提供這項商品,你可能必須先取得土地、廠房、設備、店面、員工、專利技術...等資源,這些都得耗費資金。

##ReadMore##

偏偏你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跟幾個朋友一起合夥出資,希望藉由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手段,達到出錢股東賺取營業利潤的目的。

這筆資金,就是企業的股本

身為股東,投入資金是為了賺錢。

能賺錢是因為有收入,且收入大於支出。

有收入乃是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願意掏出金錢,購買這項商品或服務。

消費者出錢購買,是因為帶給他們比價格還要高的滿足,否則他們寧可將寶貴的現金,留在口袋中。

簡言之,這筆資金-股本,就是帶給充分競爭自由市場中,多贏局面的推動活水。

產品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公司賺錢得以發放薪資

薪資養活了員工的家庭

經營者成就了自己

政府多了稅收

而股東,則得到投入資本的初衷--賺取股利。(股利勢必來自營收)

市場上買賣的股票,就是各個公司股權資本(股本)的所有權交換

它代表收取公司淨利的權利

2010/2/10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5)—稅金 Tax

企業可以用任何手段去縮減成本費用,至於會不會降低商品或服務的品質,進而影響消費意願,則交由消費者去決定。

除非,它違反法令。

政府有勞工部門防止企業不法剝削員工。

##ReadMore##

商檢及衛生部門監督商品是否符合基本品質要求或者危害消費者健康。

商務或公平會則管理破壞自由競爭的壟斷或不當聯合行為。

環保單位在企業商業活動中對環境的影響加以控管。

司法部門在企業違法侵權時,給予裁處。

除此之外,政府造橋鋪路蓋機場建港口,提供包括企業在內的整體社會得以發展的基礎建設。

以上皆是政府的貢獻,而其貢獻的對價就是稅金。

我們在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1)—淨利Profit中的那個圖,就要略為修正成為下圖:

經濟單元的收入,要扣除成本費用、及,才是它的淨利(淨貢獻)

關於經濟單元的獲利,至此花了五篇來談,看似與個人理財無關,但其實是往後文章的基礎。

------------以下是提外話的分隔線------------

最後,我要談一下與個人理財無關,但與現代自由市場經濟有關的重要觀念。

儘管大部份人口頭上同意企業應該儘其所能的獲取利潤,但也有不少人內心是反商的。

也就是當企業賺取大額利潤時,非但我們不會佩服或者稱讚它們的貢獻,反倒會認為其利潤八成來自黑心商品、剝削勞工、破壞環境公共財轉換成私有財...之類的。

當然,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標的資本主義,純然站在資本家的角度,上述的作法都是提高利潤的誘因。所以要有公部門適當的貢獻參與,政府才有資格抽稅。

而政府功能應彰顯於制定最基本的商品品質、勞工作業環境要求,並在企業違法時,給予遠高於違法所得利益的懲罰,以期減少企業不當獲利的誘因。

絕不是去限制價格,減少自由競爭,甚至自己跳下來經營企業

若一個政府自己經營食品廠,又有衛生管理部門,如果食品中有不當添加物,試問政府要站在那一邊?

現在中國屢見黑心產品,勞工、環保問題叢生的根本原因,很大部份根植於如上的利益衝突。

對西方資本主義評批不斷,自許要找出另一個新的更好的經濟運作型態,於是只學一半,卻把資本主義可能的最壞的部份照單全收,這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問題。

有經營過事業的人都知道,要增加銷貨提高售價,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但如果是政府特許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就另當別論,新興市場國家就很喜歡利用反商情結,擴大政府在市場的管制力量,再輸出特定利益給財團,最終的結果就是犠牲了消費者。

不用找其它的例子,看看台灣百富中,有多少是因為政商關係(不管是自己還是上一代),取得特許行業執照才成就的呢?

給點提示:以前的特許行業有紡織、石化、水泥、汽車、金融保險銀行信合社、及媒體。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4)—減少支出Lower the Cost and Fee

企業的支出分成:成本費用

成本是為了產出商品的直接支出。

費用則是維持公司生存、讓生產線運作、使得商品順利銷售的開支。

##ReadMore##

以可樂來舉例,飲料公司購買鋁罐、糖水、香料的支出是成本。

水電、人事、廣告、員工的公務旅行支出...等,則是費用。

擴大利潤的另一個方法是減少上兩者的支出。

企業在這個面向的目標,在於:

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產值。或者,以最少的資源達成同樣的產值

換言之,企業要追求最大的效率,越有效率者,利潤就會越高。

至於如何避免企業為了減低成本費用,而採用劣質的原料,或剝削勞工,就得靠消費者及政府(特別是後者)有所作為。

2010/2/8

三分鐘就懂理財—經濟單元的獲利原理(3)—增加收入Increase the Income

儘管身處資本主義社會,身為股票投資人的我們,自然希望所持有的公司,收入越高越好。但看到上一篇文章的結論:

「企業的利潤越大,代表對社會的貢獻的越多」

相信不少人心中還是會覺得怪怪的。

##ReadMore##

 

任何企業無不希望能將商品售價儘可能提高。但對消費者的"感覺"來說,好像只有"奸商"才會想辦法把東西賣貴。

之所以用了"感覺"兩個字,是因為企業能賣多少價格,其實是消費者決定的,企業並無法強迫消費者掏錢出來購買。

記得我們的前提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如果某個商品真有暴利,自然會有前仆後繼的競爭者,一同搶食商機,藍海遲早殺成紅海,售價自然會被壓到只有合理利潤的程度。

此時,企業如果想再進一步提高價格,就必須讓商品更好更棒,或者加入其它附加價值。

而成功提高的價差,就代表消費者肯定商品的改良,或增加的附加價值。也就是每一次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是一次次的信任投票。

舉一個例子:

可樂在大賣場買一整箱,平均大概一瓶可以便宜到十元以下,但放在你家隔壁的便利商店,一模一樣的品項,一瓶可以賣到20元。

你說便利商店是奸商?是公然搶劫?

但若你臨時就很想喝一瓶冰涼的可樂,或者出遊在外時,會為了省十元,去20分鐘車程外的大賣場,買一瓶十元的可樂嗎?

多半就是多花了十元,馬上享受透心涼的可樂。那多付的十元,就是便利商店幫你省下20分鐘時間的貢獻,而你用新台幣肯定了這項事實。

便利商店勢必付出不斐店租、物流、倉管等成本,才能提供消費者方便又即時的享用到幾百種品項的貨品。姑且不論背後到底有多少成本費用,但你肯多花十元去買那瓶可樂,就是投下超商多收十元的贊成票了!

不然會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