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台灣投資人如何從這次金融風暴成長-非專業投資人的自處之道(上)

投資要能成功,一定要付出時間成本

這裏所指的成功,不單是指賺錢(正報酬),更要超越大盤

非專業投資人的自處之道,我們拆成三篇來討論,上集講時間成本,中集講報酬的設定,下集講兩者的均衡

非專業投資人,在作投資策略時,容易忽略時間成本。

##ReadMore##

當我們完全不花任何時間,就全部配置在無風險的投資上--比如受存保保障的定存。假設它是2%。

我們追求比它更高的投資報酬時,就要考慮兩個因素:時間成本、風險。

因為我們花了時間,所以應該追求比2%還要多的報酬。也可以說,我們無法滿足於2%,因此投資時間來追求。

假設有一位投資人A,因為研究了某種技術指標,讓他今年的報酬,變成10%。那麼,10% -2% = 8%,就是他投資時間研究,所得到溢酬。(多出來的報酬)

如果他的本金是100萬,那麼,將因為研究了這個技術指標,而多了八萬的收益。

思考一:如果他投資時間,在自己的專業,會不會有更好的收益?

如果只有八萬,回歸本業,應該很容易就超過。

如果是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投資公司,有1839億資本,那麼,8%就是147.1億美金,是4855億台幣。

當然,很值得你投入全部的時間,甚至聘請世界上最優秀的操盤人。

從本金100萬台幣,到世界首富的1839億美金。兩個極端,告訴我們,越沒錢的人,應該花更多心思、時間,在開創自己的專業價值,而不是在投資/投機

這裏不是說不要學投資或理財哦,就算不是很富有的人,也應該要投資部份時間來學,要不然永遠也無法累積財富。只不過,要權衡一下,把時間放在專業投資兩者的效益,更千萬不要懷抱不切實際的夢想而進入金融市場。

思考二:投資時間,跟那個X%,有多少正相關?

常常遇到有人跟我分享,他運用了什麼指標、某種策略,在過去一、二年中,創造了如何如何的報酬。

很殘酷的,大多時侯,就是市場是多頭而已。射飛鏢選股,搞不好績效都比那個指標好。

任何指標、或策略,若無法通過超越大盤的檢驗,就是廢物。

超越大盤,指的是漲時,要漲得比牛市多,跌時,要跌得比熊市少。

若花了時間,學到的是廢物,還不如簡單持有大盤就好。

另外,除了多頭的誤導,隨機效應當然也是。

思考三:要投資多少時間,才能真的看到效益?

如果你只打算看看非凡頻道、翻翻萬寶週刊,就想增加投資收益,那還不如不花這個時間。

帶著親愛的另一半、子女,去郊外走走,吃吃美食,都正面的多。

但如果打算很認真的作好自己的投資,願意花時間、精力,往往遇到H125063網友所面臨的問題:

如同台灣投資人如何從這次金融風暴成長-健康看待「投資」所提,回歸投資的本質,就不容易在泡沫時貪婪,在現在這種時機中恐懼。

這也是價值投資者(巴菲特、富蘭克林坦伯頓...etc)這些人,所信奉的原則。

而財報分析,當然是能不能判斷價值>股票價格的重要依據。

但是唯一的依據嗎?

第一個面對的問題,你怎麼判斷數字是真實的呈現公司的狀況?

倒不一定是說公司都會作假帳,但光是折舊,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會計方法,一來你要清楚不同折舊提列的差異,二來你要知道公司用那一種,三來你要知道它是一直延用這一種,還是有改過?什麼時侯改的?改過幾次?為什麼改?

再來,你要對那個產業有基本的認識。

A公司負債比率是50%,到底是高還是低?

B公司毛利率20%,好還是不好?

...

凡此種種,不同產業都有不同的結構。除非你對那個產業有相當的認識,才能從財報數字,轉化成看法。要不然,永遠就是阿拉伯數字而已!

更不用說,整理分析財報,將花掉大量的時間成本。當你花了好幾天時間,整理出一堆資料,卻無法解讀時,就會覺得投資好難哦!

我以Morris兄的這篇為例:一超三強的DRAM市場競合,從一個美光(Micron)購入Inotera股權的發展,可以推演出這麼多的思考,你認為,一個完全不懂半導體產業的人,要花多少時間及經驗,才能累積這樣的功力?(以我的資質,大概要二十年。@.@)

到了這個境界,半導體產業公司的財報,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了。也才有機會找出潛在的投資機會。而有機會,都不一定等同報酬的實現,遑論看不看出門道的!

半導體學十年、航空船運散裝BDI十年、民生食品大宗物資批發量販零售通路再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那你到底還是不是非專業投資人呢?

回到本段的問題:要投資多少時間,才能看到效益?

我沒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只是一個請大家思考的課題。

連動債剖析---台灣人壽富貴年年六年期紐幣保本型

jrliu網友問了一個問題:(連結按此)

我分析一下。

問:請問前輩文中提到連結標的不重要.那配息的變化就是影響淨值的關鍵哦

連結標的(Underlying Target),不是不重要。而是你提問所在的那篇文章中,提到的連動債,連結標的只能決定0.1%報酬的差異,因此,變成不是重點。

##ReadMore##

問:它提前贖回價格卻不畏金融風暴而反而能起死回生.由100掉到90後.一路回升到99.(為何會從100掉到90,能解釋一下?我起初一直認為連結標的關係)

這樣設計的連動債,就算是多頭(標的都一路往上漲),也只能有限反應連結標的表現。 (請見下方完整分析)

現在的情況是走空,所以標的物的表現,就會跟連動債的價格脫勾了。那麼,現在是反應什麼?

不是你所說的:「它有其他神奇獲利方式增加淨值.使淨值回升

它只是回歸債券的本質而已。

以今天贖回價格(10/30),98.12來看。離債券到期日,2013/4/02還有四年又5個月。

對接手的買方來說,到期若摩根大通不倒,我可以拿回141。

換算成年化複利,是8.089%。

所以市場上,就會有買盤,去買這個複利。一點都不神奇。

尤其現在全球央行都在降息,債券價格傾向繼續上揚。

因此,它的標的再怎麼跌,已經跟它無關了。(以現在的情勢來看)

它現在只會反應發行者信用風險、市場利率水準

-----------------------------------回覆jrliu問題至此分隔線,以下為進一步分析------------------------------

九一一設計問題(一):那麼,買到這支連動債的投資人,不就賺到了?

沒有。

對原始投資人來說,當初是100元進場(考慮申購手續費為103*)

六年到期領回141,年化複利為5.89%。跟現在再進場的人,可以拿到8.089%是兩回事。(原始投資人,考慮手續費*,則為5.37%)

 

九一一設計問題(二):如果我滿足於5.89%,但如果標的物走多頭,一路向上,還有更大獲利空間,不是也不錯嗎?

我們假設六支標的物,最好的那支,一路以年報酬20%挺昇(儘管統計上機會不大),你要不要猜一下,投資人可以獲利多少年化複利嗎?

答案:4.83%---->因小於最低保證,所以將拿到5.89%。

計算表列如下。產品的報酬計算見最下方註解。

也就是,當最好標的維持每年20%成長,換算回來,原始投資人期初投入100,期末可以拿回132.7。等於年化複利是4.83%。

若報酬不是20%呢?見下表:

但若年化報酬低於5.89%的,摩根大通保證不低於。所以紅框部份,將實拿5.89%。但這種商品,都是被排除在各國政府存款保險之外的。

看到這裏,它是不是不錯的投資,相信大家自己有答案了。

------------------------------------------------準備下結論的分隔線--------------------------------------------------------------

結論:

1.當初直接去紐西蘭存定存,大概還有8%以上的複利。還受紐西蘭政府的存保制度保障。

2.當表現最好的連結標的,是以23%以上年報酬,連六年漲!才會打敗它的最低保證5.89%。

3.現在(2008.10.30)贖回的投資人,是拿到98.12嗎?不是。它還有一個提前贖回的7%要扣。

4.若再考慮匯差..................

5.這檔還是以”最佳表現”的標的為計價基礎,在台灣銷售的產品中,還算好一點的產品。

FunP推文按這裏

 

 

*註:(產品條件)

完整產品中文說明連結按此

2008/10/29

墊檔用遊記--我的歐洲之旅(六)BMW Museum

近來,在忙兩個系列的文章。

過去PO文的方式,沒有系統。想到什麼寫什麼,也欠了一堆芭樂票!所以想累積一定的文章,排好序,再慢慢發表。

所以先把遊記補完。

##ReadMore##

---------------------------------------------------正文分隔線------------------------------------------------

話說這次去德國,主要是一位好友在BMW工作。

有圖有真相:

這是BMW Museum入口的售票口,門票幾多錢我忘了,為什麼會忘:

1.我老了,記憶力超差

2.我保留的票根沒有價錢 @.@

就在那個下午,兩個看起來鳥鳥的東方人,走向可愛的金髮售票小姐,邪惡的掏出引以為傲的寶貝,原本笑容可掬的德國小妞,瞬間驚訝的閤不攏嘴。隨即投以敬佩的眼光,忍不住獻上她的第一次......

(迷之音:喂!這不是色情網站啦!)

哦哦....獻上第一次,台灣裔BMW員工證換得的免費入場券啦。(一張工作證可以換四張哦)

迷宮一樣的展間(我認為學建築、展覽、室內設計....的,很值得一去。我是外行看熱鬧,但感覺作出這間的設計師,功力很高)

BMW(巴伐利亞機械工廠)發跡的飛機發動機

 

03年的P54引擎(展場這區是一整排引擎,我只PO一張表示一下,否則會PO不完)(光這個博物館,就照了幾百張吧,數位相機+記憶卡真是恐怖的組合)

腳踏車....遜!摩拖車....遜!這台才炫!

一整個系列的二輪Bimmer,讓你進入時光隧道:

正港BMW疊疊樂(時間與空間的交錯)

用實車會疊不完,只好用車尾牌來代替

第一台”奢華”級(luxury-class)BMW,卻一點都不低調啊

第一部渦輪(不是權證哦,是Turbo)的七系列.....這是去過香港的台灣金融從業人員才知的冷笑話(真的很冷...)

 

沒量產過的Z9

最來一張,因為實在太消魂了

節能減碳H2R。我們的區長應該改開這台

我個人覺得最炫、最讚、最棒的是這台,由前面(前門?引撉蓋?)進出的泡泡車(Bubble Car, Kugel zum Knutschen),所以留在最後壓軸。(這台不是概念車哦,有量產過)

   

後記:

雖然一張BMW員工證可以換四張免費入場券,不過,同行兩個拖油瓶女王,一來累了,二來對車車沒興趣,如果是逛百貨公司,第一個理由就會自動消失。所以還是第二個理由比較正確。

她們選擇了也是很炫的BMW Musem的Cafe Bar,用也是設計得很炫的Menu,點了很炫的果汁。放我們兩個男生,在屬於男生的玩具博物館,過了很炫的半個下午。 (一直用很炫....因為直接引用我女兒的形容)

不過,後來我看了那杯很炫的果汁,還好喝的不是我!@@

 

 

FunP推文按這裏

版面預留

預留

2008/10/27

你在尋找股海明燈嗎?----小心隨機效應

如果你有時間,隨便找一家證券公司,在那待上一段時間。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位高手高高手!

這類高手,有時會現身電視牆前,指引現場的芸芸散戶,不吝公開自己的看法,慷慨佈施明牌。

有的,只能透過營業員,略窺其進出,然後大家神神秘秘的跟單。

與電視上,永遠買在最低點、空在最高點的老師不同,這些高手,可是在過去一段時間中,紮紮實實的,創造了令人驚艷的報酬啊!

##ReadMore##

想像一下,一個拿了二百萬進場的人,在半年的時間內,創造了將近3倍的成績,本金膨脹到五百七十萬。

更吸引人的是,這個成績,是可以拿出對帳單來驗證的。絕不是空口說白話,比誰吹牛吹得大!

正是如此,看得見對帳單的營業員,莫不爭先恐後的跟單。也多半跟關係較密切、或急於獲得對方信賴的客戶,分享這種"秘密"資訊。

最神奇莫過於,當大家真的下場跟單時,「馬上賺」的明牌,瞬間豬羊變色,成了「馬上漸漸賠」。呷好道相報的營業員,蒙上不白之冤,被客戶誤解為了業績,唬攏了「高手」的歷史績效。

其實,不用作假,這樣的績效,並不難覓。

過去有,未來也一定有。

因為這就是數學統計上的必然而已。

以上述那個例子來說,要有半年三倍的報酬。只要每次下場,能賺取20%,連六勝即可。

誰這麼神?能連六勝,每次獲得20%?

統計上,約每2萬個投資人,其中就會有一人,可以在半年得到這樣的成績。

持有加權指數25天,有19.1%的機會,將獲得大於10%的報酬。而所有大於10%報酬的機會中,期望報酬是19.17%。

我不詳列計算過程,畢竟這是概念呈現而已。

19.1%的六次方,是20,597分之一。

1.1917的六次方,是2.86倍。(投報酬186%)*

要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獲取驚人的成績,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從統計上來看,還應該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但如同我們在論報酬的一致性---之「要大,更要持久」中所提,投資應重視的,不在報酬率的大小,而在其一致性(Consistency)。在該文中,我們也提到,如果能連續四十年都有20%的報酬,你就是全球首富侯選人了!

因此,投資人若尋尋覓覓,試圖追求一位引導自己的投資高手、股海明燈,不求驗證歷史績效的,就可能被惡意詐騙;會檢視歷史績效的,往往遇上隨機效應。結果,同樣以失敗收場。

FunP推文按這裏

*本例以加權指數計算,大部份個股標準差大於指數,因此獲得更高報酬的機會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