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6

三分鐘就懂理財---年化報酬on the same ground

在理財活動中,大家常把「風險」、「報酬」掛在嘴邊。

但常講,不代表真的知道它們代表的意思,或者懂得用客觀的方法來衡量。

最常犯的錯,在於用梨子去比蘋果,以日幣當美金。

單位都不同,怎麼有客觀的評比呢?

##ReadMore##

還記得08年前各種基金大漲,狂賺900%的基金達人應聲出線,在媒體上大談投資心法。

900%如果包含本金,就是當初一百萬,現在有九百萬。當初一千萬,現在變成九千萬。

連動債盛行時,也常常看到保證40%獲利的保本型產品大賣。意思是你買一百萬,到時還你一百四十萬。你若加碼一億,最終可以拿回一億四千萬。

那麼,900%一定比40%好嗎?

40%肯定比當時定存利率的2.5%優嗎?

除非我們把數字拿到同一個條件下比較,否則永遠不會有客觀的答案。

首先要讓它們的「期間」要相同。

再來要使它們的「性質」相當。

大部份人對一年期定存利率都有基本且正確的概念。因此,期間應當採取「一年」;性質則是與定存相同的「複利」。

當所有工具的報酬(或風險)都平準到一年的期間,並以複利的方式計算,我們就初步得到一個公平客觀、且一致的基礎,來進行後續的比較選擇。

在這個標準下,900%的報酬如果是花40年得來的,就是5.65%

如果保證40%的保本連動債是十年期,相同標準下的報酬,就是3.42%

這個慣用的統一標準,稱為「年化報酬」(AR, Annualized Return)

 

(至於怎麼計算的,目前先暫略)

2009/11/1

三分鐘就懂理財---(兩難的瓶頸)

會起筆「三分鐘系列」是發現過去的文章,對真正的非專業投資人是太艱深一點。

所以希望這個系列能用簡短、淺顯的方式,傳達比較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實作。

但我現在遇到一個很大的瓶頸:

##ReadMore##

為了說明為什麼A方法比B方法好,或甲產品比乙產品優,負責任的作法,勢必得用數字來證明。

很多媒體出身的理財專家,擅長用比喻及口號的方式來說明理財概念:不要在颱風天砍蘋果樹、喜歡名牌不如買名牌基金、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等。

這些用故事或比喻闡述的理財觀念大部份時侯都正確,也成功降低了普羅大眾接受的門檻。

但投資人嚐試執行落實時,就有無窮的困擾:

什麼時侯是颱風天?

台股九千跌到七千算不算?

七千再滑落至五千呢?

最後重挫破四千,是颱風還是海嘯?

名牌基金比其它基金值得買?

名牌基金真的能讓投資人賺取精品銷售的利潤?

...

因為理財永遠離不開數字啊!

如果沒有經過數字的檢驗,冒然接受概念性的結論,不只可能被帶有商業目的的誘導至失敗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配置都顯得困難。

但光要解釋複利VS單利、年金現值終值的概念,讓大部份人有興趣或看得懂,還真是頗困難的任務(至少以我的能力來說)。

現在還沒想到怎麼解決,這也是這星期一直沒有更新的原因啊。(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