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5

如何挑選共同基金---標準差的限制

標準差把價格波動程度,以數字方式呈現。

甲基金過去三年,每年都賺4%,標準差為零。

乙基金過去三年,每年都賠4%,標準差也為零。

對投資人來說,除了盡可能減少未來報酬不確定性外,當然要追求正報酬

標準差低的基金,還是有機會讓投資人賠錢。因此,標準差要跟報酬一起看,才會更有意義。

關於如何合併考量標準差、報酬,將另文專述。

不過,短時間的投資,標準差低的基金,跟標準差高的基金相比,讓投資人賠錢的機會及金額,都會比較小。當我們只想短期停駐(Parking)資金時,可以選擇標準差極小的超短期債券基金。

如下表,超短期債券基金(Ultrashort-Term Bond Fund)是,標準差最小的類型。它的三年標準差,約在0.6~1.27%間[1],在美國上市的125檔,均值是1.00%。

 


[1] 125檔中,捨前後各十檔。

2007/11/14

如何挑選共同基金---標準差的應用(二)

前一篇的例子,A、B、C三檔基金,最後,B勝出。

B的標準差為9.2%,如果有一檔D基金,其標準差為19.42%,在不考慮其它因素,我們可以直接判定D一定不如B嗎?

不行!

定存的報酬偏離幾乎為零,但我們還是寧願冒點風險,作些積極性的投資。也不會把錢全放在定存。

從美國政府公債,到新興市場股票,不同類別對應不同風險。因此,每檔基金的標準差,也要跟同類型相比才有意義。

 

我們再看一下,上面四檔基金的報酬:

拿ABC去跟D比,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標的不同,期待報酬不同,自然,對風險的衡量,不能放在一起比。

以下整理幾個類別基金平均標準差:(以下資料分別來自Gogofund.com及美國晨星,其計算方式略有不同,故數字略有差異。宜就同來源資料互相比較參考) 

以台灣習慣的基金分類方式,來看類別標準差均值:(台灣核備上市基金)

 

(以下皆為美國註冊上市基金)

晨星(MorningStar)及Yahoo Finance有另一種分類,以基金投資標的公司的規模企業發展期兩者,共構的九宮格:[1]

 

若以傳統分類,來對美國基金[2]的標準差統計:

若要配置某個類型的基金,可以參考這幾個表。


[1] 資料來源晨星。統計日期:2007/11/14。統計人:my911。

[2] 註冊地=美國。

散戶為什麼賠錢---之「賠錢沒錯,但需誠實交代」

傳說,散戶賠錢的有八成。

有證據嗎?抹黑嗎?

根據今天各大媒體的報導:

「某不知名理財部落格主任表示,散戶賠錢並不是不對的事情。他說,有許多投資人都曾經賠過錢,包括財經大師、國師、各媒體上有牌沒牌會丟筆及不會丟筆的老師,重點是過去這些人投入股市期市的動機十分良善,後來賠錢不敢承認的動機卻不甚適當。」

針對這樣的指控,散戶連盟發言人則要該主任拿出證據,他進一步表示,從近來看到的訊息,該部落格顯然保存非常詳細、精確的資料,既然可以把很多理財相關的資料拿出來,也應該要把所謂散戶賠錢的證據拿出來,否則就是不實指控,是口水!

記者連絡該主任,並傳達連盟發言人的意思後,他表示:「任何投資人,都應接受公評,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此外,只要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並誠實交代就行了,我們不會把散戶失敗的過去當作攻擊他們的工具。我們的作法只是呈現事實,妥不妥當社會自有公斷」

在記者進一步要求下,該主任從散戶投資歷史館中,找出下列資料,並表示:

「你看,這是本館的資料,紅色柱狀是散戶(以小台指OI為樣本)的多頭倉位,綠色是他們的空頭倉。在A點,作空變成主流,但一路被軋到7/25,受不了了,就認賠平倉。(空單大減)

指數一路漲,他們又看多了,到了B點,指數回檔,開始大舉作多,又一路被殺到C點,其中,在B點作多的,在B-C中間,就受不了認賠了。耐性比較好的,忍到C點才作多,這次,散戶對了,指數反彈,但你看看你看看(鍋界達人菲姐語氣),不是我抹黑,他們小賺了起漲波,就急者在C'下車了。(多單減)

到了D,漲多了,有小部份的受不了,開始作空,但受不了高檔盤整,一下子就平掉了,不賺不賠的機會較大。

這波C-E,雖然指數大漲一波,但他們不敢壓大,錯失了一大段,等到了E,指數小回,就大力加碼作多了,想不到,這一波一回就一千點,結果就一路加碼攤平,從9300一路多單抱到8700,你看,散戶怎麼會賺錢?」

針對該主任的說法,散戶連盟發言人反駁:這波反彈還沒結束啊,怎麼可以一口咬定我們會賠錢,這根本是『不實指控』,而不是『合理的懷疑』。」

記者又針對以上說法,請教該主任。該主任不滿的表示:那又怎麼樣呢?你是那一家電視台的?是五粒對不對?」

2007/11/13

如何挑選共同基金---標準差的應用(一)

我們用標準差來衡量基金價波動的程度。(延伸閱讀:如何挑選共同基金--標準差)

價格波動越大,投資人未來的收益越不確定,故我們以標準差,來當作最重要的「衡量風險指標」之一。

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標準差越小越好

我從Gogofund中,任選了三檔全球股票型基金:

該類(全球股票型)的標準差平均值為8.51。

A基金以低於平均的7.52,在三檔基金中勝出。

單以標準差來看,C則表現最遜。

 

 

 

但若將歷史報酬放進去考慮,那麼:

A基金就算價格波動程度,低於平均。但其報酬,也遠低於同類平均。

C基金價格波動最高,報酬,卻仍低於平均。也就是在三者中,承受最大的風險,但沒有用更高的報酬來彌補。

B標準差略高於平均,但報酬則遠高同類平均。

若以標準差,再加上歷史報酬的考慮。投資人應該選B。

最後,要補充的是,挑選基金要考慮的因素,不只這兩個數據,這篇主要用來說明「標準差」的意義。

如何挑選共同基金---幾個查詢基金資訊的網站

以下為幾個常用的基金查詢網站,供大家參考:

台灣核備基金

gogofund.com

基智網

香港核備基金

香港晨星(Morning Star HK) (香港金監會核備基金)

境外基金(Offshore Funds)

晨星境外(原S&P 基金網)

美國基金

晨星美國(Morning Star USA)

雅虎美國Yahoo Finance

2007/11/12

如何挑選共同基金--標準差

關於投資決策,我們強調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與其關注報酬,不如關注報酬的一致性。」

當然,決定我們資金消長的數字,是「報酬」,而不是「報酬的一致性」。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後者多於前者?

  • 實際報酬預期報酬,的偏離程度,在統計上的預測的能力,遠大於報酬上的預測。
  • 意思是,某個價格波動大的投資,其未來價格繼續維持大波動的機會也大。
  • 而平均14%年化報酬的投資(例如:論風險--報酬的不確定文中所提之富達拉美),其明年的報酬,維持在14%的機會,則小得多。

再以富達拉美為例,假設今天,我們決定投入一百萬,明年此時,那一百萬變成多少?

122萬? (as in 1993)

62萬? (as in 1998)

166萬? (as in 2003)

因為過去十五年,它有平均14.1%的年化報酬,所以我們考慮把它放進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但我想,沒有人會預期它明年此時,會正好帶給我們14.1萬的報酬。

唯一確定的是,它報酬的不確定性,一定遠大於「定存」。也將大於「全球型股票基金」。

標準差,就是將一支基金報酬波動的狀況,變成一個數字來表示。

在Yahoo Finance中,我們可以找到富達拉丁美洲的風險評量(Risk Measure)資料如下:

統計上的意義,代表它有68%的機會,明年報酬,落在「正負一個標準差」。而幾乎所有時侯(95%),會落在「正負二個標準差」。

翻成白話文:

根據過去三年資料,富達拉丁美洲,未來一年的報酬,有68%的機會,落在33.29% ~ 77.37%[1];95%的機會,落在11.25%~99.41%[2]

咦~那現在進場,不就有太高的機會可以有正報酬,95%機會,至少會有11.25%哦。比定存好上四倍不只。快進場~~~~

別急,記得我們在論報酬的一致性---之「要大,更要持久」中的數據,儘管年化報酬20%以上,在基金投資中是不合理的期待。但短時間,比如一年、五年內,要找到20%以上年化報酬的基金,佔總基金的比例,還是可以高達21%、及8.6%。但若把統計數字,拉到十年以上,就多少可以讓基金的本質現出原型。

讓我們來看十年的平均報酬、及標準差:

統計意義:

未來一年的報酬,有68%的機會,落在-16.1% ~ +44.86%[3];95%的機會,落在-46.58% ~ +75.34%[4]

習慣只問報酬的人,會質疑這個資訊的用途:

「你給我的參考報酬,從-46%到+73%,那到底是多少?我還不如去擲筴比較快」

沒錯,就是去擲筴也好過相信,這支基金過去五年給你50%年化報酬,所以它明年也會給你50%。

這個數字當然有用,它給這麼大的區間,就是告訴你,未來的報酬,不確定性就是這麼大。若不想承擔這麼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可以考慮不同類別的基金[5]

  基金類型 平均標準差 樣本檔
股票型 台灣股票型 20.65% 116檔
  拉丁美洲股票型 20.4% 17檔
  中東歐股票型 20.1% 31檔
  新興市場股票型 15.88% 15檔
  全球股票型 8.51% 170檔
固定收益型 新興市場固定收益 7.16% 42檔
  歐元短期債券 6.41% 7檔
  全球短期債券 4.33% 11檔
  全球固定收益型 4.29% 97檔

在相對的比較中,我們得以將各類別的投資風險,以數字來呈現,這就是標準差的用途。


[1] 55.33%-22.04% =33.29%、55.33%+22.04%=77.37%

[2] 55.33%-2*(22.04%) =11.25%、55.33%+2*(22.04%)=99.41%

[3] 14.38%-30.48% =-16.1%、14.38%+30.48% =44.86%

[4] 14.38%-2*(30.48%) =-46.58%、14.38%+2*(30.48%) =75.34%

[5] 本表資料來源gogofund.com,類別為該網站設定,檔數為該站符合類別的全數基金一概計入。

論風險--報酬的不確定

論報酬的一致性---之「要大、更要持久」中,我們提到,報酬的一致性,要比報酬大小來得重要。

報酬的一致性(consistency),另一同義的說法,是可確定性(certainty)。

報酬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就是我們講的「風險」。

現在一年期定存利率為2.575%[1],今天存入100萬,我們有很大機會,在一年後,拿回102.575萬。定存的預期報酬是2.575%,到期偏離這個數字的機會,極小。

這是我們喜歡定存的原因。

不喜歡定存,是因為預期報酬太小。(上圖斜率太小)

過去五年,拉丁美洲基金的報酬,令很多投資人心動不已。以富達拉美(Fidelity Latin America)為例[2],過去五年,年化報酬為50.9%。意即,你在2003年初投資100元,到今天10月底,淨值為781.5元。

那麼現在開始投資,一年後,會有多少報酬?

我們試著用它的歷史績效(如下表),來回答這個問題:

若投資人在1996年初,投資100元,到了1997年底,成長為173.6。(期間=兩年,年化報酬=31.8%)

看到這樣的績效,我在1998年初,滿懷希望的投入100萬,到年底,將只剩下62萬。若我再堅持下去,儘管1999年該基金年度報酬是+54.9%。到1999年底,我的62萬,也只能變回96萬。若我再堅持三年,到了2002年底,將只剩59萬。

過去十五年,富達拉美基金的平圴年化報酬是14.1%。但投資人永遠不知道,明年的報酬會是65%,還是38%。 還是更多?更少?

儘管過去五年,富達拉美給予投資人50.9%年化報酬,預期目標報酬(下圖的斜率)遠大於定存,但到時會偏離多少?是投資世界中,永遠沒有人知道答案的問題,直到它發生。

可以確定的是,報酬的不確定性越大,我們必需要求更大的預期報酬。 另一個說法是,當投資人要的預期報酬越大,其不確定性(風險)一定越大。


[1] 2007/11/12 台灣銀行一年期

[2] 註冊在美國的富達拉丁美洲(代碼: FLATX),非富達拉美境外基金。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統計期間:2003/1/1~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