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11

三分鐘就懂理財—理財、投資、與投機

這個系列以"理財"為名,即不打算對投資及投機多加著墨。

這次去瑞士一遊,歸程在蘇黎士機場侯機室,隨手翻閱德文版的Private雜誌(不是英文版專登美女圖那鍋),裏面多是以身穿名牌、西裝畢挺Private Banker為主題的專文或報導,這看在坐我旁邊,26歲拿到長春藤經濟學博士的親戚眼中,就格外刺眼。因為他就是那種認為金融業盡是騙子的那種人。

##ReadMore##

比如共同基金收取1%管理費是沒良心,3-5%手續費算搶刧,至於對沖基金(Hedge Fund)那種先3%管理費、再20%績效費的,就根本不是人了。

不過他對瑞士的私人銀行如此發達又歷史攸久就滿心孤疑,難道金融騙子真有辦法長期不斷的拐騙全球各行各業的精英而不被揭穿?

對此,他的解釋是瑞士的金融監理及法規一定很完善,而且必有獨到之處。我開玩笑逗他說,你怎麼不知道是瑞士的Banker比較正直(有integrity)。這種想法,在他如此cynical的人眼中,當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我認為金融產品的成本(loading;如手續費、管理費)很自然的是市場經濟最後平衡的結果,無所謂貴或便宜。就如同自己會種菜的人,當然覺得松青一小把五十元的空心菜是沒天良貴死人,但對忙碌一整天急著回家餵飽家人的上班族,花五十元買到把關過的新鮮蔬菜也許或是救贖。

當然,蔬果魚肉的品質及價值,大部份人都有能力判斷,就算看不出來,吃個一兩次也會有心得。但金融商品卻可能讓買了一輩子股票保險的人,也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判斷。這種資訊不對稱的先天條件,造成大部份金融商品對投資人的成本偏高,也就不足為奇。

當時思慮到此,也才想起當初開這個部落格的初衷,即在提供一個減少資訊落差的可能。(所以回來繼續打起精神寫)

要會判斷、比較金融商品是否合適或成本較低,當然是繼續收看三分鐘就懂理財系列。(謎之音:那版主就不要偷懶啊)

不過這篇想再釐清一下理財,這個觀念。

理財理財,就是有財,才必須去理。

財從何而來?本業!

既然已有財,何需"理"?因為要平衡(或存放)

想透過金融市場操作,有效創造個人主要的財富,不是理財的目的。投資與投機才是!

如果我可以靠投資與投機創造個人主要的財富,有什麼不好?當然十分的好!

但如果連"存放"(理財兩大目的之一)都作不好,奢望靠投機過活,顯然太過樂觀。

在投資、投機兩大領域,功成名就的人不是沒有?投資界的巴菲特,投機界的Andrew Lahde皆是明證。要分享巴老的報酬,也許可以去買一股12萬美金的BRK-A;至於像Andrew這種高手,光自己的資金就操作不完,自然不會拿到公開金融市場上待價而沽。

這不代表瑞士私人銀行家就是騙子,只不過他們存在的價值,在於有效的為客戶作好"理財"的工作,而不是"創造"。私人銀行家知道他們不是神人,客戶藉重的是其經驗及知識,以求避開騙局,達到參與世界經濟成長目的。

目標清楚而不模糊,客戶期待無落差,也就少有糾紛。

如果全球真正好野的人,都是先求專注本業,資本剩餘再來理財平衡,有什麼道理我們不效法?

關於理財觀念,其實本系列之前已多所提及,今歐遊有感,再來一篇重溫!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