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8

論報酬的一致性---之「要大,更要持久」

當我們看到任一投資的報酬,首先,要確認它的單位。
 
在平準成年化報酬後,各投資得以在一個較公平的基礎上,作一評比。
過去一年,幾支熱門基金的報酬如下1

基金
過去一年報酬
霸菱香港中國基金
143.71%
首域中國增長1
118.4%
美林世界礦業A2
77.41%
富達東南亞B
85.22%
聯博印度成長A
75.19%

 
過去三年的大多頭行情,讓這樣的數字,隨處可見。如果你的理專(或理財顧問),像我一樣呆,告訴你股市一年有9%的報酬,大概一個月不到,就失業了。
這波多頭,的確讓許多投資人(及理專),樂不可支。陸陸續續從左M頭,快樂的游到右M頭。這樣的樂觀氣氛,正加速累積泡沫的能量。
 
然而,衡量投資標的報酬,比報酬數字」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的一致性(consistency)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大(一)文中所提,如果我們能確定,未來四十年,都有20%年化報酬的話,我們只要每個月存五千元,四十年後就會有四億四千萬的身家。
因此,我們可以很有信心,比張幗志老師丟筆還有自信,的斷言。不只上面五檔基金的報酬很難持續(二年嗎?),任一檔基金要持續20%報酬十年以上,都是很難很難很難很難很難的事。
 
舉兩個例子說明:
 ------------------------------------------------------------------------------------------------------
例一
 
如果一個人投資績效,能維持20%以上四十年,他將是全球首富第二名。
明證=「華倫巴菲特
Since taking control of Berkshire 40 years ago, has delivered compound annual return of 22%.2
(…自從四十年前買下波克夏之後,(他)已持續創造22%的年化報酬)
 
22%(四十年),真是令人心動的數字。當然,我指的是那個四十年
你想猜一下,波克夏過去十年的年化報酬嗎?
 
 
 
 
 
答案是:11.7%

   
 
 ---------------------------------------------------------------------------------------------------------------------------------
例二
在美國上市的共同基金,共21000+3,我依以下條件選出基金:

篩選條件
數目
百分比
一年年化報酬>20%
4441
21.15%
五年年化報酬>20%
1821
8.67%
十年年化報酬>20%
34
0.16%
十五年年化報酬>20%
0
0%

 ---------------------------------------------------------------------------------------------------------------------------------
 
看過了這兩個例子,當下次遇到標榜20%以上報酬的投資,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能多持久?
 
投資商品的報酬數字滿天飛,越大、越誇張的,投資人越愛看。如果它不能持久,今年的20%,可能就是明年的-20%

報酬,要大,更要持久。


[1]資料來源: gogogfund.com 日期:2007/11/7
[2] Forbes.com 2006
[3]資料來源:2007/11/8 美國晨星

「非專業投資人」VS「專業投資人」

我在「人生的三大理財課題」中提到,「投資」的原始動機,是「平衡金流」。關於這個論點,有太多人有異議。
 
「投資」如果不是為了「賺錢」,怎麼可以稱為「投資」?
 
且看它的一般定義:
「投資」是為了用錢賺錢。
「投資」要評估風險,再依風險大小,追求對價的溢酬(Risk Premium)。
若單純追求股價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要懂波浪、K線、KD、及MACD。
若要估計合理股價,可採用PBR1、PSR2、加PE3
若依現金流來評估對公司的投資,應衡量Gordon Model、FCF4、和WACC5
若要看資金動能,不可不知M2、M1、與M1b。
 
當你勉強看到這裏,有一股”轉台”的衝動,恭喜你!你八成就是「非專業投資人」。
 
在我面對客戶的經驗中,有九成五以上,投入股市的初衷,其實是「平衡金流」,而不真的是要靠投資過生活6。這就是我認為,撇開投資的一般定義,對普羅大眾,「投資」的核心目的在「平衡金流」的原因。(當然,不損害核心目標的前提下,沒有人會反對賺越多越好)
 
核心目標為「平衡金流」的,我稱之為「非專業投資人」。
 
非專業投資人,在非投資領域,因其
  1. 教育背景
  2. 工作資歷
  3. 投入時間
為他們創造一個穩定的現金流。正因上述三要素,皆與投資無關,不能賒求,有超額報酬。
 
所謂超額報酬,就是超越市場給我們的報酬。
股票市場長期平均,帶給投資人9%的名目報酬。9%就是市場報酬。
超額報酬,就是長期、穩定的(consistent)提供大於9%的報酬。
 
要獲得「市場報酬」,不用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只要複製大盤即可。當你擁有一籃子股票、或者買支指數型基金,你就幾乎複製了大盤,你就輕鬆得到了市場報酬。我認為這就是,「非專業投資人」應該追求的。
 
不同於「非專業投資人」另有正職,「專業投資人」,全心全時投入於投資決策與執行,目標當然必需是「超越市場」。(否則何必花那個時間成本?)
 
若你覺得,「非專業」聽起來,總是不如「專業」來得響亮。
覺得,9%的市場報酬不夠看?
覺得,一定要「超越」才有成就感?
覺得,沒有「超越」很丟臉?
 
不用害羞!根據統計,90%的基金經理人,也無法打敗大盤
You are NOT alone! 吾道不孤!
 
好好擁抱自己「非專業投資人」的定位,把時間投資在生命中,更值得珍惜的事物上。不要忘了,我們工作賺錢,是為了好的生活品質,為了令人嚮往的遠遊,為了陪伴子女的成長。絕不是為了股價波動,帶給我們的不安及恐懼。
 
 
「非專業投資人」VS「專業投資人」比較表



[1] 市價淨值比 (Price /Book Ratio)
[2]市價營收比(Price/Sales Ratio)
[3]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
[4] 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
[5] 加權平均成本
[6]當然,投入之後,改變初衷,越來越有興味的,乃至越玩越大,則是後來的演變。

散戶為什麼賠錢-----高估成就低估失敗

滿足成就、厭惡失敗,人性使然。
因此,我們傾向,高估自己成就,選擇忽略失敗。
 
但隨著成長,現實將漸漸修正這種傾向,於是我們成熟了。
小時侯,數學考八十五,就是八十五,硬是比隔壁同學少八分,很難騙自己自己比他好。
工作時,月薪5萬,就是5萬,也很難說服自己是有年薪百萬。(除非在森XX通)
 
但在「投資」的領域,我們找到一個的空間,使潛在的駝鳥心態,得以有效的發揮。
台股這波從6232漲上來,到今天還守在9200上。(2006/7~2007/11初,約一年三個月)
我們假設一個投資人甲,很成功的抓到了這波漲勢,從去年七月底開始,白天在號子盯盤,晚上勤作功課。期間,共操作了五支股票。唯一的敗筆,是最後一筆IC設計類股聯XX。
從一開始,大盤眾股起漲(賺了兩筆),到期中的類股輪動快速(小賠兩筆),到最後一筆比較大的虧損:
 
 
於是,甲結算過去一年三個月的績效,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畢竟:
一、一年三個月,有8%報酬。
二、這波抓得還算漂亮,比起很多股友,在7-8000點才進場,算先知先覺。
 

 
只不過,其操作實際報酬,是3.1%,而不是8%
 



如果甲,沒有把時間耗在研究、操作股票,而選擇以下兩個方式:
 
方式(一)
如果去年七月,把那100萬放在台灣銀行,依現在2.57%的利率(台銀一年定存),一年三個月,將創造約3萬2千的利息收入。
蝦咪~~~比他的「8%」還多耶!
方式(二)
如果他直接作,指數型基金(ETF),以台灣五十(代碼0050)來說,報酬如下:
 
 
 
散戶,會一直選擇性的,牢記A、B兩個股票的操作,久久不能忘懷。盼望有機會,再一次大顯身手,證明自己的功力。至於,花了很多時間成本的操作,是否打敗大盤,甚至能不能戰勝定存,則是散戶不願意面對的真象。

油價高漲,能源基金不漲反跌?

近日國際原油站上90美元/桶,引發朝野口水戰,到底國內油價要不要漲,怎麼漲法?對於投資人來說,還不如想辦法,配置一些能源相關投資,看能不能多多少少,賺一點油錢回來。
 
不用說,「能源基金」可能是許多人,第一個浮現的選擇。
理財專員,在幫女兒梳頭髮、或搭電梯的同時,八成在提醒自己,得將相關新聞剪報,拿來輔助銷售「能源基金」。
 
但投資人要注意的是,能源基金主要投資在,與能源相關的上市公司,未必可以因原油上漲而受惠。甚至有可能,與原油走勢相反。
 
國內銷售能源基金中,舉兩支較有代表性的----美林世界能源、天達環球能源。
 
基智網查得,其主要持股如下:
 





其中,我用紅框框起來的公司,「煉油」為其主要業務之一。


根據過去一個月,包括Chevron、Valero Energy、Conocophillips、Exxon等能源相關公司,公佈的財報顯示,過去半年原油價格飆漲,嚴重侵蝕煉油事業所得毛利。其煉油毛利,從今年五月的一桶30美元,驟減至6美元1
 
Exxon在10/31公佈的財務,顯示其因煉油事業毛利減少,全公司淨收入較去年減少10%。消息公告兩天內,股價大跌4.3%。



投資「能源基金」,未必能讓投資人,享有「因油價高漲而獲利」的機會。要直接「投資油價」,應該選擇與原油價格連動密切的標的,例如:PowerShares DB Oil 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以下稱"原油期貨指數ETF")。
 
它們的相關係數如下表:
 


過去五個月,貝萊德美林世界能源基金及PowerShares DB Oil ETF走勢如下:



上述兩支能源基金,主要持股公司(Exxon、Nexen、Valero、Chevron)的股價、及原油期貨指數ETF走勢的比較:
 








結論:
各位看到這裏,先不要誤會,本篇沒有貶抑任一支「能源基金」,也不在鼓吹「投資ETF」優於「投資基金」。各種投資工具,有優點,一定也會有缺點。只有開放心胸,適切了解各種工具,才會有正確的投資決策。
以本篇主角---能源基金為例,有的能源基金,在其投資組合中,平衡配置能源產業上、中、下游,以達分散風險,減少單一因素(例如原油價格),造成基金淨值單一方向的重大波動,我們暫且稱之為”平衡型”能源基金。另外,有些基金,則傾向偏重產業中同一個類型,比如:煉油業。那麼,它就可能在趨勢對它有利時(原油價格從底部上漲),在同類型基金中,有較為突出的報酬表現,容易吸引投資人的目光。但當原油價格漲到,無法順利轉嫁成本出去時,“煉油型”能源基金,就會反而因原油價格繼續上漲,而有相反的表現。這時,“探勘型”能源基金,就會取代前者,成為當時,能源類基金族群中,表現最好的一類。
 
無論是“平衡型”、“煉油型”、“探勘型”、甚至“能源+原物料”、“能源+貴金屬”、“傳統能源+替代能源”…都可能冠上「能源」、「資源」的名稱,在市場銷售。同樣類別的基金,其內涵一定會有差別,斷無「油價上漲」,所以要「買能源基金」的道理。
 
共同基金,雖然是非專業投資人,較為「友善」(friendly)的投資工具。但不表示,可以完全不作研究的任意投入。


1.  「3Q Warnings from U.S. Refinersby Justin Perucki, CFA

投資決策三部曲

「三部曲」英文為Trilogy,源自古希臘劇作結構。近代電影作品,如「教父(The Godfather」、「星際大戰(Star Wars)」也採用三部曲的形式。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A trilogy is a set of three works of art, … are connected and can be seen as a single work, as well as three individual ones」
(三部曲為一組三部的藝術創作…彼此關連,各部可獨立視為個別作品,亦可視為完整創作)
 
三部曲中,各部可單獨抽離,供人細究,但三部合一,則結構更形完整,憾動人心的強度及張力,不只三倍。
 
投資決策也有三部曲---「標的選擇」、「資金管理策略」、「風險管理」。
 
散戶99%的心力,都放在「標的選擇」。主流媒體則順應之,強化之。投資決策,若欠缺後面兩部,要談「成功」,難如登天。
 
舉一個沒有學術研究支持的例子:
 
股票市場上,流傳「二八法則」:賠錢的散戶佔八成,只有二成賺錢。
持有期間若不長,股票上漲下跌的機會是50%:50%。考慮交易成本,賠錢的散戶也不至於到八成。
 
若把持有期間拉長,投資人可參與公司成長(領到配股配息),便有機會可以獲得股市平均9%名目報酬。但上述統計,可能忽略了生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所以兩者,理應在某種程度上抵消。若一起考量,也很難讓散戶的勝率,從五成驟降至二成。
 
除了「標的選擇」的決策,「要買多少」、「何時加碼」、「何時出場」、「是否避險」、「怎麼避險」…等。都是一般投資人,可以容易理解,將影響其投資績效的因素。但有多少人,真的去研究這些議題?
 
放眼所有媒體,除了「標的選擇」,極少提供投資人,關於如何落實「資金管理策略」及「風險管理」的方法。這大概說明了,散戶總是賠多賺少的原因。

論報酬---之「讓你賺不到半毛錢的年報酬25%投資」

我曾經看過某證券公司,一份用來訓練業務人員的產品行銷文案,用以下惡質的方式,來操弄(manipulate)該產品的報酬數字。
 
為求方便說明與理解,我用簡化的期數、及數字來說明:
「本公司推薦之丁丁基金,過去二年報酬為 -50%100%,年報酬達25%
 
意思是,(-50%)+(100%) = 50%
因為二年,所以50%/2 = 25%
 
一家證商,以這樣的方式計算報酬,就不是「計算錯誤」、「誤導」可以形容,這根本是「惡意欺騙」。




真正的數字如上圖,二年報酬是0%,絕不是25%。
金融機構提供的文件(不管是對外宣傳、對內訓練用),會用這種方式操弄數字,並不常見。業務人員會以這種方式1,對客戶說明報酬,還不少見。
 
投資人,你能不小心嗎?


1. 用「算術平均報酬」估計,而非以「幾何平均報酬」

論報酬---之「1公斤≠1台斤」

根據我的經驗,金融商品文宣上,所宣稱的「報酬」,都有投資人自行調整的必要。
 
需要調整,因為大部份數字,與投資人期待有落差,少部份,則是刻意(惡意)的誤導。
 
與投資人期待有落差,原因是標準(衡量單位)不一。
在台灣核備上市的基金,多是境外基金(Offshore Mutual Fund)1,境外基金習慣以累積(Cumulative)的方式來呈現過去的報酬。而非如登記地在主權國家(例如:美國、德國)的基金,以年化報酬(Annualized Return)為主的呈現方式。



以貝萊德美林(BlackRock Merrill Lynch )的環球資產配置基金(Global Allocation Fund)來說,在台灣銷售的是登記在盧森堡(Luxembourg)的基金,在美國本地銷售的是登記在美國紐澤西(New Jersey)。
今日(2007/11/1),投資人可從兩地,專業基金資訊網站,分別查得兩者,截至昨日(10/31)為止,歷史報酬如下表:
 

上者是台灣銷售,登記地為盧森堡的「貝萊德美林-環球資產配置」2
下者是美國本地銷售,登記地在美國的「貝萊德美林-環球資產配置」3
兩者基金經理人都是Dennis W. Stattman
(前者以下簡稱TW基金、後者簡稱US基金)

 
根據上表,為了更清楚比較,我們整理如下表:
 

「一年」,指的是從2007/10/31日回溯一年,基金的名目報酬。從上表可知,TW報酬是19.56%,US是22.56%。
這裏先不討論,同樣的「過去一年」,兩者報酬為何有3%的差距。
 
「三年」、「五年」則指從2007/10/31日回溯三年、五年,基金的名目報酬。但兩者數字差別很大,原因是TW(及其他境外基金),是以累積報酬顯示。意即,三年(或五年)前,投資人投資基金100元,至今天,會變成153.07元(或222.24元)。而US的數字,則已經把累積,調整成年化。意即,US的投資人,若三年前開始投資本基金,則過去三年,每年可以得到17.61%的年報酬。
 
反過來說,投資人投資US基金100元,往後每年17.61%報酬,連續三年,
則期末變成:
 
 
也可以說,US的三年累積報酬是62.68%
 

我們把TW、US兩者單位調整成一樣,以方便比較:
 
 
由於投資人在作決策時,習慣以定存、公債等風險極小的工具,作為心中的那把尺,因此,「年化報酬」要比「累積報酬」來得實用。
畢竟,我們講現在「一年期定存」利率2.57%、「二年期定存2.65%」、「美國聯邦公債4.75%」,都是以「年化」的觀念在談。從來沒有那個金融機構,以一年期定存2.57%、二年期5.37%4、…這樣的方式來宣告利率。
 
至於為什麼境外基金,習慣以「累積」報酬來公告它的歷史績效,而不要像它們在主權國發行時,以「年化」來公告。老實說,我不知道。只是覺得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誤導投資人。若要調整為「年化」,又廢工廢時。不調整,又很難取得一個比較的水準。
 
總之,投資人要學會了解,產品說明或宣傳資料上,揭露的「報酬」,到底是那一種,才會有正確的投資決策


[1] 註冊地在盧森堡、愛爾蘭、開曼群島…等,免稅地的共同基金,稱為境外基金。
[2]資料來源:GOGOFUND網站
[3]資料來源:晨星MorningStar.com
[4] 1.0265 X 1.0265 = 1.0537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完)

 
我曾經被朋友,拉去參加一個儲蓄計劃(saving plan)的說明會。主講人是某大金控南部的區督導。當然,這是他私下的個人行為,該產品也非該金控銷售,在此特別說明。
 
講台上,他用一個試算表,來展示透過該儲蓄計劃,對客戶產生的現金流影響。他假設:
客戶每個月投入1萬。(一年12萬)
連續投資十年。 (本金共投入120萬)
在第十五年終開始,每天提領150萬,連領25年。
則第四十年終,還可以留給子女3775萬多。
 
「哇!」台下一片讚嘆聲。
「哇!」我也是嘴巴大張,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因為我已經看到他假設的年報酬)
 
「為什麼我們可以作到呢?」他繼續激動的說:「你們看!因為在這個計劃中,你可以投資首域中國,它過去一年報酬率超過100%,我們很保守,只假設一年20%報酬而已
 
只聽得台下,婆婆媽媽們心動不已。恨不得把身家都拿來投資。
 
一個金控區督導級資歷的從業人員,大言不慚的以一年20%報酬,假設未來四十年不變的數字,來誤導投資人,真是令人汗顏。
 
如前所述,還好這是他私下個人行為,不能代表他任職的金控公司。本例或許是一個誇張的個案,但類似的心態是普遍存於不少從業人員的。先求成交,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手法也許細膩一點,包裝漂亮一些,但「從上看下」、「玩弄數字」的習慣是不變的。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是對的。
及早作規劃,以期時間可以爆發複利威力,也是正確的。
 
如同大部份金融產品的文宣,前半段談的觀念,多半合乎財務規劃原理,且能觸動人心、引起共鳴。至於,透過投資該產品,是否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則往往經不起進一步,嚴格的檢驗。
 
 
有太多的工具,可以讓資產,產生複利乘數的效果,各有各的優點、缺陷,適合別人的,不見得是你最好的選擇。從業人員推薦的,多半沒有站在你的需求考量。
 
要成功作好人生財務規劃,要學會檢驗商品的習慣,要學會檢驗的方法。
要成功作好人生財務規劃,要學會從自己的狀況出發,再去市場尋覓最適產品。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四)

 
決定複利結果,由「年期」及「報酬」。
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我們在學校都學過。只不過20,270,000這樣的數字,出現在習作解答,或者列印在銀行存褶,兩者對我們差別太大。
 
數學習作上,參數的假設,可以隨興。現實人生中,年期大於50年,顯然不切實際。至於「報酬」,任何超過20%年化報酬的假設(其實應該說15%,但怕過去半年賺到40%以上的眾投資人就此將本部落格,列為拒絕往來戶),就要非常、非常、非常審慎的去評估。
 
關於金融工具的「報酬」、及金融機構對「報酬」數字的操弄,還有太多可以談,我們暫且打住。將另著專文論之。
 
除了「年期」及「報酬」。在現實投資中,還有一個更重要,但商品宣傳中,會提到1,卻絕不會揭露它威力的,就是「成本」。

 
再用這張出現在「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一)」的表。
文中舉例是:「一個剛入社會,二十五歲的青年,一年存60000,放在年報酬9%的共同基金。40年後(65歲)退休,過去投入的240萬本金,將成長為:2027萬。」
 
精確的數字,就是紅框中的20,272,947
 
如果,他選擇的投資方式,另外隱含2%的成本,表示實質的報酬,是7%而不是9%。意即,40年後,他拿到的是11,978,107,而不是2027萬兩者將相差829萬。
 
這就是「成本」對你的影響。
這就是「成本」的複利力量。
這就是,任何一個金融商品文宣、說明會,不會如此呈現「成本」真正的力量。
 
 
最後,來總結「成本」、「複利」、「金融商品宣傳方式」的關係。
每期投入:6
年期:40年
名目報酬:9% (即不計算成本、或任何因素,的帳目數字)
投資成本:2%



在這些數字中,金融機構要突顯報酬,會傾向呈現以下藍框中的數字。
 
 
身為成功的投資人,我們要有能力,把「四十年、3041%報酬」轉成「一年、9%」
 
或者:
步驟(1)
把「一年、2%」成本,轉成「四十年、8,294,840」的金額
步驟(2)
將名目9%,給我們的期末20,272,947,扣除之
步驟(3)
最後,得到實際可得的「11,978,107萬」。



這就是我們解讀,金融商品DM應有的態度。
這就是我們對「成本」,應有的認知。


 1. 必需提到成本,因為金管機關要求。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三)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一)中,有這樣一段舉例:
 
一個剛入社會,二十五歲的青年,一年存60000,放在年報酬9%的共同基金。40(65)退休,過去投入的240本金,將成長為:2027。跟本金相比,將有8.45倍的成長。
 
如果真有這樣的例子,在媒體報導時,一定特別強調8.45倍這個數字。畢竟,745%報酬,要比9%來得引人注目。儘管,745%的背後,就是年化9%報酬的結果。
 
投資人習慣接受類似:「基金達人,大賺800%」、「群X馬XX傳奇,11年報酬8.8倍」…這樣聳動誘人的數字。卻少有能力(及意願),將上述數字,平準成”年化報酬”,以供比較判斷。
 
所謂「年化報酬」,就是持有一年期間,金融工具提供給投資人的報酬。比如定存利率的2.5%。
即便定存只有2.5%,當持有20年,也有63.9%的報酬。你有聽過銀行宣傳它的定存,讓你大賺63.9%的嗎?沒有。
因為玩弄這樣的數字,騙不了人。但同樣的手法,確可以在股票、基金、及新興金融商品上,誤導許多投資人。
 
投資人被誤導,因為:
第一、不會算。
第二、不願意算。
第三、算出來,不願意相信。 (賣牛奶女孩症侯群)
 
在比較不同投資選擇時,要放在同一個標準來判斷。「年化報酬」,是常用的比較基礎。過去一年持有以下標的,報酬為1
定存=2.3%
美國聯邦公債= 4.75%
台灣五十ETF(0050)= 29.20%
友達(2409) = 47.14%
保德信科技島開放式股票型基金=51.54%
埃雪FTSE/新華中國25ETF=145.55%
這就是不同投資標的,持有相等期間(一年)的比較。但以上「年報酬」,是無法精準表示,投資人過去實得的報酬,當然,用來評估未來的報酬,就更不確定的了。前者,還要考慮交易成本、進出時點、稅負…等因子,後者,就要看該工具價格波動的程度。
 
「年化報酬」縱然無法百分百,如實反應投資人實質報酬,但至少是一個公平的基準,更是一個評量的起點。成熟的投資人,應該學會了解它、應用它。
 


1. 從2006/10/26持有至2007/10/26,不考慮交易成本。資料來源:基智網、美國晨星。

2005年內政部--台閩地區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摘要

本調查為內政部針對,台閩地區50~65、及65歲以上兩大族群,所作調查。內容涵蓋人口特徵、家庭情況、工作情形、健康狀況、收入來源、經濟保障、等。
 
在此僅節錄與「財務規劃」有關的數字。有興趣了解更多者,可自行至「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查詢。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二)

了解「複利」的力量。要學習善用它。
「年期」、「報酬」是複利力量的兩大因子。

關於「年期」這個因子,對本金造成的影響。


上表顯示,一樣每年存入6萬。經過5年、10年、...、50年後,本金加上9%複利增值的期末金額。最右欄(淡黃縱列)是投入本金的成長百分比。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年期一定要拉長,複利的效果才會爆發出來
「年期」要拉長,在有限的生命中,能作的只有「儘早作規劃」。
 
時常遇到年過五十,才來尋求退休規劃的協助。這時,離退休已近,在年期有限的情況下,要達到退休基金的目標,只能靠放大投入本金一途。更因為年期有限,千萬不可作太積進的投資,以免到時離目標更遠。當必需投入本金金額大到產生壓力時,就容易受不實商品宣傳所誘惑,不小心,就掉入理財陷阱。
 
年輕時,開始規劃退休基金,可以有效善用「年期」對複利的影響。讓資金在後面幾年,爆發出可觀的金額。也因為年期拉長,每期投入本金就可以相對的小,對個人財務調度,不致造成壓力。就容易穩健的找到適當的金融工具。
但人在累積前期,沒有家累,孑身瀟灑一身輕。難免在名牌、美食、3C產品之間自在週璇,怎有心思去想40年後的事?
 
這就是現在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有超過8成6要靠子女奉養及政府津貼,維持生活的原因之一1。只有不到2成5是靠自己退休金及儲蓄投資所得。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一)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這句話,聽說是愛因斯坦說的。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這句話,各種金融商品的文宣上,時常引用它。
 
關於這句話,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複利」的力量確實很驚人,要作好退休規劃,一定要善用複利的力量。但,引用這句話的金融商品:
一、不見得能讓投資人,真正運用複利,達成個人資產增長。
二、引用不切實際的數字,誤導投資人。
 
複利的兩大要素:「報酬率」及「時間」
一個剛入社會,二十五歲的青年,一年存60000,放在年報酬9%的共同基金。40後(65歲)退休,過去投入的240本金,將成長為:2027。跟本金相比,將有8.45倍的成長。
 
同樣一年投入6萬,不同報酬率、不同累積期,最後結果如下表:


累積年期的影響
在9%的報酬下,在不同的累積年期下。期末金額,可以從5年,累積35.9萬,到50年的4千8百萬。(橙色緃列)
對於累積年期,我們能作的有限,你現在幾歲,預計幾歲退休,已經不太能改變,頂多延後個3、5年而已。
 
不同報酬的影響
同樣的累積年期,不同報酬率提供的期末金額,差別更大。
上圖淺藍色橫列,從2%的362萬,到20%的4億4千萬。
所以若有人掌握年化20%穩定報酬的工具,他會自己幫自己賺錢,除非他瘋了,才會花錢辦說明會,請不相干的投資人來賺。市場上的金融工具,若宣稱20%以上的報酬,不是非常不確定,就是假的。
下次再分享一個,有關20%報酬的小故事。

至於我標為橙色縱列的9%,是長期股市帶給投資人的名目報酬。其中,不考慮交易成本、及通貨膨脹。

保險的節稅規定----遺產稅篇

一位仍在金融業服務的同事,因家中長輩剛收到癌末診斷,前來諮詢有關遺產稅的規定。
 
在我們嘗試計算遺產總額時,我要他將長輩的名下1的保單價值計入2
當時,他疑惑的抬起頭來,問道:「保險不是都免稅」?
 
在這裏先說明,他在金控體系中的服務單位,是跟保險與財富規劃,較無直接關係的證券體系。有這樣的誤解,情有可原。不過,現今金控單位整合的厲害,銀行、證券公司都負有保險產品的銷售額度(Quota),一律名之「財富管理」。
 
金融從業人員若自己對這部份業務不熟,至少就近諮詢,同體系的保險單位同事,要比一般民眾方便容易。就算如此,還是有相當大比例的金融從業人員,弄不清楚保險的稅務問題,更何況一般人了。


從以上法條知,計入被繼承人財產總額的,包括「一切有財產價值之權利」。這就包括了以被繼承人為要保人的保單。因為保單的所有權人是「要保人」。
 
只有一種情況是可以不計入遺產總額:

法令明文規定如此,但不表示所有「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給付,國稅局都無條件的同意,不列入遺產總額。
 
至於「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什麼情況國稅局同意不計入,什麼時侯又傾向計入,綜合許多案例來看,雖然各地國稅局並沒有統一標準,但卻有原則可以依循:
 
最容易被國稅局排除的保險金給付,是被繼承人身故前,兩年內投保的保單

超過這個關鍵時間(投保兩年以上)的保險給付
,就要看是否符合「保險精神」。換言之,如果該保單有轉嫁風險、照顧遺族功能的話,國稅局就一定「依法行政3」。
 
但如果上述功能薄弱,又不巧遇到以下情況,那被國稅局認定應列入財產總額的機會,就相當大了:
1、已被列為重點戶(高資產、或曾有逃漏稅記錄)
2、國稅局適逢「業績」壓力大,擴大勾稽範圍
3、電腦抽選中獎
 
至於什麼情況稱為「保險功能薄弱」,以至被國稅局認定,不符合遺贈稅十六條九款精神?本文最下方,是一個案例剪報。
要點節錄如下
一、本案中,被國稅局認定要課稅的保單,其帳戶價值>保額
二、國稅局的推翻遺贈法的主要法理根據──「實質課稅」原則。
三、上述原則已經高等行政法院認可,有多起判例可證。
四、「行政法院判決認為,…給付…金額得不作為被保險人遺產,是考量..保障並避免家人因其死亡失去經濟來源,使生活陷入困境,因此受益人領取的保險給付如再課遺產稅,有違保險終極目的。」(意思是沒有保障功能的保單,國稅局若要課稅,本院投贊成票。)
分析如下:
一、 投資型保單中,若要保人自行投入的資金、或投入後增長的價值,大於保額時,這份保單就算到時,以保險給付的名義支付,因其並未彰顯保險功能,國稅局(行政單位)及高等行政法院(司法單位)一致認同,必需計入被繼承人的遺產總額。用以核課遺產稅。

舉一簡單例子:延用保險原理中,第一段的數字:若一年2000元可買1000萬保障,今投入5千萬,成立一投資型保單。
其中,200元用來購買100萬保額,剩下的4千9百9拾9萬9千8百元投入基金投資。若要保人身故,保險公司將在「保額」及「現金價值」中擇大者給付,所以給付49,999,800予受益人,儘管名義上是保險給付,完全符合遺贈稅法16條9款的規定,但因明顯沒有保險功能,故仍需計入遺產。

二、實質課稅原則,是司法機關經由判例,賦予國稅局不用拘於法條文字所述,可按實質內涵裁量課稅的重要依據。

結論:
保險仍就是財務規劃中,節稅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但決不是萬靈丹。萬不可因「節稅」兩字,就盲目投保。不只險種作錯,要保人、被保人、受益人安排也弄錯,那就往往偷雞不著,蝕了一把大米。




[1]此「名下」指以長輩為「要保人」的保單,再進一步釐清「受益人」及「投保時間」以便進一步判斷是否計入遺產總額。
[2]保單現金價值
[3] 此指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的字面規定

保險為什麼能節稅

幾乎所有保險產品的宣傳資料,都會放上「節稅」的誘因,來鼓勵我們購買。
 
但根據我的觀察,客戶對保險的節稅空間,有不少錯誤的理解。
 
要正確享有保險的節稅利益,得先了解為什麼稅法要給予保險優惠?
 

正如我們在保險原理一文中提及,保險的目的在轉嫁不可承擔的財務風險,予可承擔的一群人。如果一個社會,大家都懂得以保險這個理財工具,來轉嫁自己不可承擔的風險,不只保險成本,將因經濟的擴大而降低,源自個別家庭經濟問題,衍生出來的社會成本,也會減少不少。
 

基於這個原因,各國政府一面擴大辦理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如:勞保、健保…等),另一方面,會以租稅減免的手段,鼓勵大家善用商業保險(民營保險公司所售保險)。
 
因此,在「遺產及贈與稅法」、「所得稅法」及「營利事業所得稅法」中,都有針對各種保險,給予稅法優惠的相關規定。

散戶為什麼賠錢---賣牛奶女孩症候群

伊索寓言中,那個滿懷希望的女孩,頂著牛奶往市場的途中,先計劃將賣牛奶所得,買一斤雞蛋,雞蛋可以孵出十隻小雞,十隻小雞養大可以賣掉,賺的現金再買二桶牛奶…。於是一桶牛奶,在不遠的將來,會變成二桶、四桶、八桶,然後小雞的數量,也會十隻、二十隻、四十隻、八十隻的等比增長,富有的日子,幾乎就在眼前。
 
賣牛奶女孩,在短短的路程中,已用「簡單的數學」,輕易地編織起美好的未來。小朋友看了這個故事,也會覺得有趣,或許說不出所以然,但他們心裏,應該也感受到,那個女孩的無知及不切實際。
 
散戶在投資時,常常會沈溺在自己編織的夢想,不願面對真象。我稱這個叫「賣牛奶女孩症候群」。
 
原版童話故事中,她不願(或不懂)面對的真象是,如果僅靠一桶牛奶,可以透過交易,變成十桶。那為什麼其他人不這麼作呢?如果其他人這麼作,市場理應到處是牛奶賣。如果到處是牛奶賣,牛奶價格應該會跌到,無法以一桶換得十隻小雞…。
 
是賣牛奶女孩不懂經濟學嗎?如果得懂經濟學,才能體會這個寓言的妙,那麼我八歲女兒聽到這個故事時,就不會開懷大笑了。
 
潛意識中,我們都會有「為什麼其他人不這麼作呢?」的聲音響起。這個理智的聲音時常被壓仰,因為我們寧取虛幻的空想,也不要殘酷的現實。這就是「賣牛奶女孩症候群」!
 
打開電視,「老師們」推薦的股票動不動就飆個五六七八支漲停,拿起會員的對帳單,證明加入金鑽會員,一個月不到,五十萬本金已經變成二百萬了。同樣的戲碼,歷久不衰,永遠有人拿起電話加入會員。想像自己資金一個月後要翻個四倍,原本國產車,年底來換個雙B進口車。老房子住膩了,打算明年改住豪宅。
腦筋的算盤算得飛快,卻不會(不願)算到如果一個月報酬只要有100%,一年複利下來,本金至少翻上2000倍,「老師」拿你交的10萬金鑽會費,自己操作年底就有2億。何必花錢租頻道,每天講得口沫橫飛賺你的會費?
 
金錢世界,總有不同的故事,迷惑不同的人。不受「老師」利誘的,被一個「從二十萬到十億」的傳奇故事吸引,爭相投入期貨市場。在股市受過傷的,開始迷戀基金達人「大賺800%」的投資哲學。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市場,相同的結局。
「賣牛奶女孩症候群」總在我們某個基因蟄伏,當我們貪念一起,腦中那個專管邏輯計算的部位,就朝一個全然荒謬的方向前進。

保險原理

保險的發明,基於人類的仁愛精神。

一萬個人,平均一年之中,有2人身故,則每人每年出2000元,可對身故者,提供1000萬的財務保障
。這就是最基本的保險原理。

上述的例子中,2000元/年,就是「保險費」。(簡稱:保費) 1
身故者拿到的1000萬保障,就是「保額」。
「身故」就是「風險事故」。

進一步延伸,2000元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風險,1000萬是我們不可承受的損失。
一年”平白無故”失去2000元,對我們影響不大。但若一個家庭經濟的支柱,不幸身故,有無這一千萬的保險金理賠,對這個家庭未來的生活,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重大影響。

保險,就是以上述的機制,將「不可承受風險」,轉嫁為「可承受風險」。
有「轉嫁風險」功能的保費支出,不可能以任何型式,在未來取回。因為我們所支出的保費,已經在該期間(多以年度為基準),交付給風險發生的對象,以期對他們在財務上減少風險的衝擊。

這就是保險的核心功能。也是每個人作財務規劃,首先要考慮的課題。


補充
1.      風險事故發生機率是計費保費的重要依據。目前台灣壽險,是以「台灣壽險業第四回經驗生命表」為計算基礎。
2.      身故為風險事故的險種,叫壽險。
疾病
為風險事故的險種,叫醫療險、或健康險。
意外為風險事故的險種,叫意外險。
以此類推 



註1: 嚴格的來說,這是「純保費」或「危險保費」。為避免一開始,就被太多名詞混淆,此暫稱「保費」。兩者差別,將另文解釋。

金管會宣導定期壽險全文

金管會提醒消費者可適時考慮購買定期壽險 2007/01/02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表示,國人壽險平均保額仍屬偏低,對於在特定期間需負擔子女教育費用或房屋貸款之個人或家庭,抑或事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且所得有限之社會新鮮人,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定期壽險可說是相當適合之選擇。 

近年我國個人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於84年達到102萬元以後即每年下降,到92年更降至52萬元,94年為70萬元,95年10月回升至79.78萬元。觀察94年美國個人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為508萬元(我國之7倍),日本為216萬元(我國之3倍),以目前美日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約分為我國2.6倍及2.2倍而言,我國壽險平均保額仍屬偏低(詳附表一至三),顯示國人對重視保障之投保觀念,尚待加強。 

一般而言,定期壽險具有商品結構簡單及保費相對便宜之優點,被保險人若於保單規定期間內發生死亡及完全殘廢,可獲得全額之保險金給付,但每期需支付之保險費卻相對較低,若以預定利率2.5%、現行壽險經驗生命表及合理之附加費用率試算(詳附表四),25歲男性購買20年期定期壽險,每萬元保額之年繳保費約為30餘元,而相同年期養老壽險之年繳保費男性約500餘元(此為說明範例,實際保費仍將依各保險公司保單內容而定),如就提供保戶充分保險保障而言,定期壽險相對較適合作為在特定期間有財務保障需求族群之風險管理工具。另金管會提醒有購買定期壽險需求之民眾,年齡越低的人購買定期壽險越符合經濟效益,若以預定利率2.5%、現行壽險經驗生命表及合理之附加費用率試算,60歲男性購買20年期定期壽險,每萬元保額之年繳保費約為480餘元,其保費約為25歲男性之16倍(此為說明範例,實際保費仍將依各保險公司保單內容而定),故民眾應及早於年輕時購買定期壽險,才能以低保費購得較高程度保險保障。初期購買定期壽險提供適當之保險保障,俟經濟較寬裕時可再適時依個人規劃增購終身保險、年金保險、儲蓄性保險或投資型保險。 

2004年國際保險刊物Sigma雜誌針對美國、澳洲、德國、義大利及台灣所作研究報告顯示,家庭所得水準較低或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年齡較低者,較無意願購買死亡保險保障,故相對受保障程度較低,但該等族群相對而言,實屬最迫切需要保險保障者,另據Sigma研究報告指出,在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過世後,其年齡介於22至39歲之配偶,有三分之一生活水準會下降至少40%,故金管會呼籲民眾,應審慎衡量自身需要,考慮購買如定期壽險等保障型商品,一方面可以相對較低之保費換取較充分之保障,另一方面可確保滿足養育子女或其他資金需求,降低未來個人或家庭經濟生活之不確定性。

金管會表示,目前市場上銷售之定期壽險類型,包括保額平準型定期壽險、保額可配合貸款金額遞減之遞減型定期壽險,以及可對抗通貨膨脹壓力之保額遞增型定期壽險等,消費者可檢視自身保障需求,購買適當之定期壽險,另前揭三類商品,在相同保障內容及定價假設下,以保額遞減型定期壽險保費相對較為便宜,其次為保額平準型及保額遞增型定期壽險。目前各壽險公司及壽險公會網頁(http://www.lia-roc.org.tw)均已設置保障型保險商品相關專區,消費者可藉以檢視其保障缺口及瞭解各公司提供保障型保險商品情形、購買通路等資訊,以完整規劃其保險保障。 

Financial911評析:
1.定期壽險是最貼近保險轉嫁原理的商品,應為我們風險管理規劃中,優先考慮的商品!
2.定期壽險,對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最低,大力鼓勵以定期壽險,來提高您的保障額度的壽險公司,不只值得尊敬,也最有可能穩健經營。(不過台灣只有極少數公司及從業人員有此正確觀念)
3.客戶比較難接受定期險的原因,在於若風險事故未發生,其保費將”拿不回來”。殊不知”拿得回來”的,都是自己之前投入的錢。這部份的給付,並未有風險轉嫁的效果,也就是內涵上,不能當成保險。




2007/11/7

散戶為什麼賠錢-----M型化的投資行為

大前研一的M型化社會理論,近來廣受注意及討論,所謂「M型化」的現象,係指原本代表社會安定力量的中產階級,其中大部份因喪失核心競爭力,導致向下沈淪為社會中、下階級;只有少部份因向上的企圖心,向上提昇為上層階級。至使原本分佈曲線產生以下的變化:



散戶對投資的熱衷程度,也有M
型化的現象。
對股市的熱衷程度,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總是放一部份個人資產在股市,三天兩頭就看一下財經雜誌、研究個股K線。有人選擇遠離股市,只願意將資金停駐在定存、儲蓄險等保守性投資,頂多放一部資金在共同基金。

若我們以「對股市熱衷程度」來對散戶投資性向作個分佈研究:


分佈曲線右端,是
極端熱衷的投資人,白天盯盤、晚上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外加工商、經濟兩大財經報紙,週末還要研究今週刊、萬寶週刊、商業週刊,當然,電視頻道一定是停留在非凡頻道。
反之,在左端,是
極端冷淡的投資人,不只不注意大盤走勢,連總經數據都不想知道。甚至到了談股色變,視股票為萬惡淵藪的程度。

以上兩個極端的中間,是
對股市有健康看法的中性投資人。這些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追逐明牌,但總是每隔一段時間,認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心情不會隨著短線盤勢的漲跌而浮動,卻對當下股市的多空,有基本的了解。

若你認為,散戶對股市熱衷程度,是如上圖呈常態分佈。(大多數人有中性健康看法,而極端熱衷、或極端冷淡的人只佔很小百分比)。那就錯得離譜了!

散戶的投資性向比較像下圖:


如同大前研一的M型化理論,這個分佈曲線,也有兩個高峰。

兩者不同的是,前者的M頭,兩端分屬「貧窮」、「富有」不同的兩群人。但在投資性向的分佈曲線中,大多數散戶在兩個極端中擺蕩。「擺蕩」的意思是,M頭的兩高峰,其實是同一群人。他們在多頭行情中,太過樂觀,因而太過熱衷。而在空頭走勢時,過於悲觀,選擇遺忘這個世界上,有個股票市場。以及,自己集保存褶中的股票。

過去一年台股從6232漲到9800,散戶正好慢慢地,從「冷漠」端遊移到「熱血沸騰」端。在這種多頭行情中,無論是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還是射飛鏢選股,要不從股市賺到錢恐怕很難。散戶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目前採行的選股策略成功,而沾沾自喜,走路有風,卻沒有進一步思考兩個關鍵問題:

1、同樣的「選股策略」,在2000年一月到2001年九月,台股從10393跌到3411時,有沒有讓你免於損失,或者至少讓你投資部位,有少於67%的跌幅?(67%為大盤指數跌幅,小於此跌幅,表示操作優於大盤)

2、6232漲到9800,有57%的漲幅。無論你這陣子是,投資時間在K線、翻爛各週刊、還是到處跑場聽大師「開示」,你資產在台股的投資部位,有沒有五成以上的增幅?
(連完全不花心思選股,只買台灣五十(0050)指數型基金(ETF),也會有52.31%[1] 的漲幅。)
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若為否定,那麼其實散戶的「熱衷」、投注的「精神」,顯然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每逢多頭,散戶就像個股市過動兒,在頻頻換股之中,讓交易成本侵蝕獲利。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熱衷研究各種投資訊息。在汲汲營營一陣子後,即便只有年化10%的回報,也自豪的認為,自己所下苦功,產生了四倍定存的收益。

當股市走空,換來滿手套牢股票,先是安慰自己持有的都是績優股,再來說服自己,巴菲特、彼得林區有說過,「投資股市要長抱」。過來,就是把集保存褶,收在抽屜的底層。認真的告訴自己,家庭生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後,再把股市撤底抛在腦後。直到下次多頭再來!
股市多頭、空頭循環,散戶就在熱衷、冷淡之間擺蕩。無法100%參與上漲,卻100%參與了下跌段。

以美國為例,長期投資股市,會產生9%以上的名目報酬
[2]。這個數字不含超額報酬,意思是投資人只要完全以指數為標的進行投資,就會得到9%以上的名目報酬(6.7%以上的實質報酬)。

當然,投資人必需是全程參與,一路堅持到底。不可擺蕩。

股市中的二八法則,是說股市投資人只有二成真正在股市賺到錢,賠錢的高達八成。但歷史統計,卻又告訴我們,長期投資股市,贏面遠大於賠錢的機會。這中間的差異,就是來自「長期」、「堅持」、「一路到底」。

專業投資人,只要心平氣和,笨笨的投資指數,不用熱衷選股、不用費時找尋明牌,股市就該讓你分享,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成果。

要擺脫總是賠錢的命運嗎?那就要拒絕當股市過動兒(右M頭),更要跟股市憂鬱症說“不”(左M頭)。當個健康的投資人,不貪、不戀、不燥、不徐、不患得患失,總之,
「往中間靠攏」,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Financial_911 @ 2007.8.3




[1] 含006/10/25的除息
[2] John C. Bogle 1999:1802~1997美國股市投資人可得實質報酬6.7~7%。加計考慮美國過去200年平均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