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24

台灣投資人如何從這次金融風暴成長-面對金融機關

在理財行為中,常常聽到這樣似是而非的論點:

「如果XX銀行都倒了,那台灣也差不多了。」

「如果XX保險都倒了,那台灣也差不多了。」

XX機構,可能是某家老字號的保險公司,可以是100%官股的公營銀行。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XX的安全性太高,所以不用太在意它的信用風險;或者是,如果萬一它都倒了,反正大家都不用活了,也就無所謂了。

每次在討論資產配置時,我都會拿出下面這個,曾經出現在愛曼牛(Emmanuelle)夢遊仙境—牛市旁的幻象與騙局(六)中的表:

上表代表銀行業風控系統中,對信用評等倒閉機率關係的定義。

昨天在新聞挖挖哇中,聽到于美人說:連信用評等XXX的都倒了,真是太可怕(難以置信)。以專業的角度,這有什麼奇怪的?

信用評等三個A,當然也有倒閉的機會!

以前不容易講授”信用風險”這個觀念,但在今天這個時點,大家應該是感同身受(或者已受?)。

再誇張一點講,你要不要開始認真考慮,新台幣在你有生之年消失的可能性

成熟的投資人,要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的觀念,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但不表示,我們要每天担驚受怕,憑什麼不用惶恐度日?憑我們了解金融市場生態,及作好資產配置這件事。

那些曾經說過,AIG那麼大,如果它都會倒,就XXOO的人,這個月可能就真的OOXX了。所以,絕沒有看到大招牌、看到老公司,就可以不加思索審查,將一生努力成果,斷然投入這回事。

(謎之音:不要再囉嗦了,趕快進入主題吧!)

(九一一:OKOK!)

  • 無論在那個國家,金融機關都是特許行業,要經營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信公司...都要領有執照才能經營。(License to Kill?)
  • 為什麼是特許行業?因為各國政府想保護投資大眾。(至少是試圖保護啦!)
  • 我們往來的金融機關或從業人員,是否合法註冊或領有執照,不代表你的存款或投資,一定有保障。但沒有,肯定沒有保障。(各國金管單位,請看最下面的註)
  • 與合法註冊的機構往來有兩種好處:一來有特定的保護機制,二來,出事時,可以找政府吵架!
  • 特定的保護機制:例:在台灣的銀行存款,受存保條例的保護。因為現在的存保,不再是強制加保,保不保由銀行自己決定。所以在台灣存款,請認明這個標誌:

  • 存在美國合法銀行的存款有FDIC,在美國合法證券公司的交易,受SIPC保護。
  • 所謂出事時,可以找政府吵架,請參考下面新聞,標紅線的部份:

(至於吵不吵得贏,能不能得到賠償,煩請直接連絡劉先生!通常透過立法委員大人去連絡,效果更佳!先決條件是,劉先生沒有忙著處理”ㄋ ㄞ ˇ ㄐ一ㄥ ”的事)

  • 存款的部份,在有參加存保的合法銀行,150萬以下的部份,只要中華民國政府不倒,幾乎沒有差別。
  • 超過的部份,如果要改用子女名義存放,請小心國稅局找你要贈與稅!
  • 否則,請評估多出的利息,是否足以彌補它,可能倒閉賴皮的機率。以下面兩家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比較,一百萬本金,一年差1400元(多吃一頓飯),一千萬差14000(多去一趟香港)。值不值得自己衡量:

 

  • 投資的部份,無論是基金、連動債,都不在存保範圍內,就得小心一點。這部份,銀行的角色只是通路而已,投資人面對這類商品,選擇基金公司(或發行機構,保證機構)比選擇銀行(通路)更重要。這點,自從雷曼破產後,大家終於搞懂了!
  • 當然,同樣的基金或連動債,通路不同,有時也有一點差異。要怎麼選呢?我很主觀的看法,上次雙卡風暴榜上有名,這次連動債事件,也竄昇排行榜前幾名的,就少往來囉!(延伸閱讀:今周刊專題--理財、謊言、大黑幕(一場1兆2000億的投資陷阱)(連動債)
  • 一家鼓勵沒有收入的學生,去借20%循環利息的銀行,能怎麼善盡為投資人把關責任呢?

 

 

Funp推文按這裏:http://funp.com/t411945  

 

註:

台灣最高金管單位是金管會

美國是SEC(證券暨交易所委員會)及FED(聯邦準備理事會)。

香港是金融管理局(銀行業務)及證監會(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您往來的金融機關或從業人員,是否合法註冊或領有執照,都可以在上述機關查得,或找到方法查詢。

九一一小字典--存保條例,存保公司

台灣政府為保護存款人,由財政部及中央銀行,合資成立存款保險公司,簡稱存保公司

保障內容:每金融機構,每戶(每個人或每個統編的法人)享有150萬的保障。

法令依據:存款保險條例

保險範圍:

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

 

什麼東西不保:

1.外幣存款

2.可轉讓定存單

3.結構債!!!!!!!

4.透過銀行申購的共同基金!

2008/9/22

台灣投資人如何從這次金融風暴成長-總論

█前言:

這次金融風暴,可以說是1929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在本質上,它跟2000年網路泡沫、1987股災、九一一...等危機不同。因為它不是來自外在特殊事件的影響,也非來自特定產業的片面傷害,而是金融業本體出現的嚴重問題而引發。也就是說,它是很有條件發展成1929那樣的大蕭條

█1929年股災簡介:

1929年的股災,引發(triggered)了為期十來年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一直到1940年代初才正式結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蕭條,始於股票市場的重挫(泡沫化),結束於主戰場在歐陸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道瓊工業指數,自1929年高點,跌了89%,才在1932年落底。

失業率高達25%。

總共9000多家銀行倒閉

因為大蕭條引起的全球景氣衰退,加上不當的經濟制裁,讓法西斯主義有機會藉民主選舉制度,在德、義等國興風作浪。

█大蕭條的原因:

包括現任FED主席伯南克(Bernanke),都認為當時股災,會擴大為全面性的經濟大蕭條,主要是當時聯邦政府不當政策,引起貨幣供給緊縮而起。

自股災後,少部份銀行倒閉,再因貨幣緊縮,而擴大為全面性的金融系統崩解。當金融系統失靈,企業無融通管道,則經濟自然全然瓦解。

█為什麼要把這次風暴與大蕭條相提並論:

自大蕭條以降,沒有一次股災是源自於金融界內部的問題。但這次的泡沫發生在房地產,而過去幾年,因財務工程的發達,金融體系多層次曝險在高估的不動產上:

  • 直接放款給購屋者
  • 自己投資在不動產證券化商品
  • 借給其他金融操作者(如:避險基金)投資於不動產(含證券化產品)
  • 自己透過SPV(特殊目的公司)進行槓桿操作,參與避險基金(或類避險基金)的發行
  • 為不動產證券化債券作擔保(如:AIG)

也就是說,這麼多不同類別的放款,都仰賴於同一個市場的價值--美國不動產。

換個方式類比:

市場有人,跟我借款買某支股票,我本來只打算賺一點利息。

後來,他把股票賺得利潤變成一個共享的合會,請他的親友團出錢,讓他多買一點股票。他一面賺股票的資本利得,一面賺親友團出資額,所賺得的一部份。

親友團怕他操作不當,到時血本無歸,想跟市場買一個保險,找人承擔萬一他倒會的風險。

於是,(1)我除了原先借他投資股票的錢,(2)自己也跳下去買了一些,(3)也自組自己的親友團,吸收市場資金,加碼投入股票,學他雙頭賺,最後,(4)再把親友團的保險費收進口袋,為他們承擔有人倒帳的風險。

當那支股票跌時:

1.他還不起我放給他的款

2.我自己投資的部份也虧損

3.我發起的親友團追著我要錢

4.我還要幫全市場跟我買保險的人,承擔他們的虧損。

如果我開始處分他當初抵押給我的股票,將造成股價再跌,會引發第二層的漣漪,上述1--4的步驟再來一次。

重點是我那麼多放款,都只源自一個標的物--那支股票。真是可怕的一件事。

銀行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作那麼愚蠢的事?原因:

*過去十年,美國(及英國)不動產一路向上,怎麼操作,怎麼槓桿,都不會失敗。

*如果只作單純放款,利潤只有一倍。同一件事,我用不同操作參與,利潤至少放大了五倍。

*如果市場反轉怎麼辦?賠了又不是賠我的錢,賺了錢,我年底分紅一定多多。(這裏的”我”指的是金融機構的政策執行者,不一定是股東)

*金融機構本來就是吸收別人資金的人,自有資本(Tier I+ II)約在8%左右,意即要賠,大部份也是賠別人的錢。出事了,被革職了,都還有一大筆退職金可以領。(美國二房下台的CEO,一個領421萬美金的退職金(台幣1.3億),一個領374萬美金(台幣1.16億))換作是你,你會在乎風險嗎

於是,如果金融機構再繼續倒下去,不是沒有整個崩盤的可能,一旦發展成那個局面,百姓將有十年痛不欲生,甚至戰爭都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FED先說接管二房,後改口”監管”二房

如上所述,本次風暴有很大原因來自金融從業人員的道德失當,出手救二房,不是為了照顧它們股東或經營者的利益,而是著眼於防止因其清算而進一步對房市造成重大打擊,再擴大崩解的層面。

█為什麼FED放任雷曼兄弟倒閉

FED若出手救亂搞的投資銀行,等於變相鼓勵金融機關提高道德危險(Moral Hazard),讓經營者著眼於短線高風險高利潤的操作,一旦出事,又有政府出手解救,以後會救不完。

█為什麼FED又要救AIG

AIG不是普通投資銀行,它是一家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一旦倒閉,對善意被保人的傷害,將牽動全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

加上AIG是最大的CDS(信用違約交換)的賣家。一旦倒閉,保證一定肯定絕對會引發下一層(或N層)的漣漪效應。到頭來會不可收拾,於是FED只好對這個肉粽頭出手。

█金融機構的重要性

經濟發展,必需依靠適當且足額的貨幣供給。銀行對貨幣供給有乘數效果,一旦大規模的銀行倒閉,將嚴重傷害到經濟體的貨幣供給,傷害的,就是整體經濟,而不是股民投資客而已。這也是現在各國政府,都用近乎激進的手段在處理這次風暴的原因。

█目前為止的發展

鑑於1929失敗的經驗,這次不只美國FED,各國央行都各顯神通,儘可能的將錢丟到市場上(台灣央行採用調降5碼存款準備率)。先前還害怕惡化通膨,現在原物料需求驟然消失,央行就義無反顧往”錢”衝!

其他激烈的手段,不一而足,像美國這麼崇尚金融自由的國家,竟然也採用了禁止放空的手段(先不准虛空,後來連實空都禁止!),這都是前所未見的,可見事情的嚴重性。

談到這裏,是要警告大家,這次的危機不容小覻,因為它已經傷到骨頭了,要回復原有的經濟成長軋跡,要花比以前幾次股災(危機)更久的時間

但因為FED的態度不同於1929,以迄今的發展來看,我仍然對未來,抱持樂觀的看法。尤其全球央行丟了那麼多的貨幣供給,一旦危機就此控制,將來的成長,也是很恐怖的。當然,到時一定又有某種資產會泡沫化。

那麼,到底現在能不能進場?該不該危機入市?(就如同nomind客戶問他的問題)其實是要看個人的配置,我打算將這個問題,留在”投資三段論”來談。

這裏,我想利用這次金融風暴,來談身為台灣的投資人,應該省思的問題,以及如何面對未來的理財行為。以上,為其背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