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8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完)

 
我曾經被朋友,拉去參加一個儲蓄計劃(saving plan)的說明會。主講人是某大金控南部的區督導。當然,這是他私下的個人行為,該產品也非該金控銷售,在此特別說明。
 
講台上,他用一個試算表,來展示透過該儲蓄計劃,對客戶產生的現金流影響。他假設:
客戶每個月投入1萬。(一年12萬)
連續投資十年。 (本金共投入120萬)
在第十五年終開始,每天提領150萬,連領25年。
則第四十年終,還可以留給子女3775萬多。
 
「哇!」台下一片讚嘆聲。
「哇!」我也是嘴巴大張,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因為我已經看到他假設的年報酬)
 
「為什麼我們可以作到呢?」他繼續激動的說:「你們看!因為在這個計劃中,你可以投資首域中國,它過去一年報酬率超過100%,我們很保守,只假設一年20%報酬而已
 
只聽得台下,婆婆媽媽們心動不已。恨不得把身家都拿來投資。
 
一個金控區督導級資歷的從業人員,大言不慚的以一年20%報酬,假設未來四十年不變的數字,來誤導投資人,真是令人汗顏。
 
如前所述,還好這是他私下個人行為,不能代表他任職的金控公司。本例或許是一個誇張的個案,但類似的心態是普遍存於不少從業人員的。先求成交,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手法也許細膩一點,包裝漂亮一些,但「從上看下」、「玩弄數字」的習慣是不變的。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是對的。
及早作規劃,以期時間可以爆發複利威力,也是正確的。
 
如同大部份金融產品的文宣,前半段談的觀念,多半合乎財務規劃原理,且能觸動人心、引起共鳴。至於,透過投資該產品,是否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則往往經不起進一步,嚴格的檢驗。
 
 
有太多的工具,可以讓資產,產生複利乘數的效果,各有各的優點、缺陷,適合別人的,不見得是你最好的選擇。從業人員推薦的,多半沒有站在你的需求考量。
 
要成功作好人生財務規劃,要學會檢驗商品的習慣,要學會檢驗的方法。
要成功作好人生財務規劃,要學會從自己的狀況出發,再去市場尋覓最適產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