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8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四)

 
決定複利結果,由「年期」及「報酬」。
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我們在學校都學過。只不過20,270,000這樣的數字,出現在習作解答,或者列印在銀行存褶,兩者對我們差別太大。
 
數學習作上,參數的假設,可以隨興。現實人生中,年期大於50年,顯然不切實際。至於「報酬」,任何超過20%年化報酬的假設(其實應該說15%,但怕過去半年賺到40%以上的眾投資人就此將本部落格,列為拒絕往來戶),就要非常、非常、非常審慎的去評估。
 
關於金融工具的「報酬」、及金融機構對「報酬」數字的操弄,還有太多可以談,我們暫且打住。將另著專文論之。
 
除了「年期」及「報酬」。在現實投資中,還有一個更重要,但商品宣傳中,會提到1,卻絕不會揭露它威力的,就是「成本」。

 
再用這張出現在「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大(一)」的表。
文中舉例是:「一個剛入社會,二十五歲的青年,一年存60000,放在年報酬9%的共同基金。40年後(65歲)退休,過去投入的240萬本金,將成長為:2027萬。」
 
精確的數字,就是紅框中的20,272,947
 
如果,他選擇的投資方式,另外隱含2%的成本,表示實質的報酬,是7%而不是9%。意即,40年後,他拿到的是11,978,107,而不是2027萬兩者將相差829萬。
 
這就是「成本」對你的影響。
這就是「成本」的複利力量。
這就是,任何一個金融商品文宣、說明會,不會如此呈現「成本」真正的力量。
 
 
最後,來總結「成本」、「複利」、「金融商品宣傳方式」的關係。
每期投入:6
年期:40年
名目報酬:9% (即不計算成本、或任何因素,的帳目數字)
投資成本:2%



在這些數字中,金融機構要突顯報酬,會傾向呈現以下藍框中的數字。
 
 
身為成功的投資人,我們要有能力,把「四十年、3041%報酬」轉成「一年、9%」
 
或者:
步驟(1)
把「一年、2%」成本,轉成「四十年、8,294,840」的金額
步驟(2)
將名目9%,給我們的期末20,272,947,扣除之
步驟(3)
最後,得到實際可得的「11,978,107萬」。



這就是我們解讀,金融商品DM應有的態度。
這就是我們對「成本」,應有的認知。


 1. 必需提到成本,因為金管機關要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