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

三分鐘就懂理財---(兩難的瓶頸)

會起筆「三分鐘系列」是發現過去的文章,對真正的非專業投資人是太艱深一點。

所以希望這個系列能用簡短、淺顯的方式,傳達比較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實作。

但我現在遇到一個很大的瓶頸:

##ReadMore##

為了說明為什麼A方法比B方法好,或甲產品比乙產品優,負責任的作法,勢必得用數字來證明。

很多媒體出身的理財專家,擅長用比喻及口號的方式來說明理財概念:不要在颱風天砍蘋果樹、喜歡名牌不如買名牌基金、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等。

這些用故事或比喻闡述的理財觀念大部份時侯都正確,也成功降低了普羅大眾接受的門檻。

但投資人嚐試執行落實時,就有無窮的困擾:

什麼時侯是颱風天?

台股九千跌到七千算不算?

七千再滑落至五千呢?

最後重挫破四千,是颱風還是海嘯?

名牌基金比其它基金值得買?

名牌基金真的能讓投資人賺取精品銷售的利潤?

...

因為理財永遠離不開數字啊!

如果沒有經過數字的檢驗,冒然接受概念性的結論,不只可能被帶有商業目的的誘導至失敗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配置都顯得困難。

但光要解釋複利VS單利、年金現值終值的概念,讓大部份人有興趣或看得懂,還真是頗困難的任務(至少以我的能力來說)。

現在還沒想到怎麼解決,這也是這星期一直沒有更新的原因啊。(抓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