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8/4

台灣市場常見連動債類型(一)連結數檔股票(指數)的ELN

我們已經交代了兩大連動債的類型,ELN及PGN。

但台灣市售的,大多數是ELN類型。

我們在連動債DIY--如何架構高收益型連動債(ELN)中,已簡單的舉了一個最基本的ELN類型,但市售的,多半不會設計那麼簡單。尤其連動債市場剛在台灣起步時,往往連結了十-十五檔股票。

常見的行銷手法是,配合時下最熱門的題材,來包裝標的個股。比如當時澳門賭場開幕、新加坡開放博場執照時,就連結美國金沙集團、MGM等,幾支賭場股變成「博場大享」。

精品題材當紅時,就連結Gucci及YSL母公司PPR group(Europ:PP)、Coach等股票。變身為「精品玩家」。

如果像最近油價、能源變成重點,就可以連結Mobile、Exxon、ConocoPhillip等公司。

當發行機構將熱門題材股票一網打進,包在連動債中,就可以讓投資人產生將會因標的物的成長而有獲利的「錯覺」。尤其,把我們聽過的品牌都放進來時,而容易激發購買的慾望。

例如,當產品DM上秀出了Gucci、LV、Bvlgari、Tiffany等LOGO,容易造成一種,以為自己要成為這些公司的股東,甚至老闆的假象。但實情是,這類連動債,都是以最差一檔或三檔股票表現,為計算最終報酬的基礎。

標的股數越多,就對投資人越不利

---------------------------------------------------------------------------------------------------

我們以IC產業為主,來創造一個「半導體大王」的連動債,它的條件大概是:

年期:3年

評價週期:季評價(三個月一次)

連結股票:台積電、聯電、日月光、旺宏、茂矽、華邦電、南科、瑞昱、聯發科、創見。

保證配息:前三個月8%。

紅利配息:當最差一檔股票,比評價日(發行日)股票高時,另配0.1%紅利,提早出場。(最高相當於年息:32.4%)

KO事件定義(Knock Out Event):當最差一檔股票,股價低於評價日80%時,為KO事件。

提早出場:下列兩條件,將造成提早出場

(一)紅利配息事件發生,投資人多配0.1%後,拿回100%本金

(二)KO事件發生,投資人拿回80%本金。

---------------------------------------------------------------------------------------------------

行銷手法(話術)

保證配息8%,如果在第一季遇到紅利配息事件,就三個月拿到8.1%,年利率就是32.4%。

如果不幸,遇到KO事件,只拿回80%本金,但加上已拿到的8%,也有88%,只虧損12%,自己作股票,虧12%比比皆是。

可能獲利是32.4%,最大損失是12%,是很划算的交易啊!

你看,這十支股票每支K線都差不多長這樣:

---------------------------------------------------------------------------------------------------

關於這類連動債的賽局分析(Game Theory)我們留在下一篇整篇探討。其中,會剖析為什麼:

A.它是對投資人不公平的投資

B.標的股數越多,就對投資人越不利!

現在如果有這樣的產品,相信不太吸引人,原因是個股的K線,再也不會有上面這種型態的。尤其DRAM個股,早就跌得稀瀝花啦。

但過去五年,次貸暴發前,市場接受度及成交額,都是一路成長。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多頭市場而已。

曾經聽過同業朋友自豪表示,他對選這類連動債很有心得,選的產品,常常讓投資人獲得紅利配息,提早出場。我一笑置之。

而以投資銀行的角度,當它手中的股票越漲,避險的需求將越殷切。而在市場上,公平的避險,必需付出代價,更不可能有利潤的。但如果包裝成這種連動債,就是把下跌的風險轉嫁給別人(ELN購買者)(延伸閱讀:ELN連動債的特性)。

更妙的是,因為它是以最差一支股票計算報酬,其他股票繼續上漲的利潤,它能自己保留。

不只如此,它利用連動債,可以不付出成本的避掉自己手上股票下跌的風險,還可以加收一筆手續費

在大部份股票線型長得如上圖一般時:

投資銀行一有急迫避險需求,二來利用連動債避險不只不花錢,還多一筆收入。

散戶投資人不敢冒險選股,又想賺股價上漲利得時,這種看似「賺32.4% VS 賠12%」的好交易,當然廣受歡迎!

仲介兩者的中間人-台灣本土金控銀行、保險公司,正好遇到傳統業務(商銀放款、壽險)萎縮,消金又遇雙卡風暴的時機。當然努力打著「財富管理」的名義,大賺仲介抽佣的錢囉!

好啦,當多頭市場不再,投資人苦吞虧損,客訴大增。投資人荷包失血,對銀行信任度大減。那麼,誰又得利了呢?

1 意見:

Jack 提到...

寫得真好,這種連動債我不小心也推薦了3位客戶,雖然事前有做了功課,但是還是沒有真正弄通(問了上層高階給的答案更慘),還好他最慘就是3年後將原幣本金x1.03拿回,等於賠了利息,之後因越來越了解連動債背後的弔詭,所以再也沒有推薦過,躲過了客訴,也保全了客戶的資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