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0

你夠資格談投資嗎?之外一章--吐糟一下金管會

在寫上一篇「你夠資格談投資嗎?--賺錢之前,先談保障」時,一方面收集各家保險公司資料,一方面又回頭看了一下金管會針對宣導定期險的文章。(金管會宣導定期險全文

忍不住在這裏吐糟一下金管會,我認為,台灣之所以保額偏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人比較難接受”保費拿不回來”這件事。

當然,保費本來就一定拿不回來(如果風險沒發生),而終身壽險的「拿的回來」,本來就是一個迷思。這個觀念當然值得大力推廣,大力解說,正如同我準備在以後文章釋明其中道理。

但消費者觀念改變是緩慢的,需要時間去發酵,在大家比較能接受終身壽險的環境下,與其在很少人訂閱的電子報中宣導定期險,不如積極促成用較新的生命年表,或者,用再保的機制,取代部份業者責任準備金的提列,就可以很快的將保費降低。讓國人觀念改變之前,就將平均保額作大,讓保險更能有效發揮功能。

 

我們來看一下台灣保費貴多少?(四十歲男性,非吸煙標準體,台幣/美金: 32.5計)

 

註:

1.百幕達單即台灣常見的"境外保單",即有錢人喜歡買的保單。(如果你是有錢人,保障需求都上千萬上億,你會選擇台灣保單嗎?)

2.美國單即美國人在美國當地買到的保單費率。(此費率還不是最優惠費率,上面還有兩個體位比它便宜)

3.以上兩者都是台灣主管單位不承認的保單,故兩者皆無稅賦上的優惠,無任何節稅功能。但如同我在「從客戶角度看理財」中所言,保險的核心功能是風險轉嫁,節稅是次要功能。以風險轉嫁的角度,費率若能便宜至1/3不到,不是可以造福更多人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